李凤翔苓桂术甘汤治疗肠梗阻医案

养生之家导读:苓桂术甘汤健脾化湿,温胃化痰。那么,李凤翔苓桂术甘汤治疗肠梗阻医案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李凤翔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术6g,甘草6g,牡丹皮12g,半夏15g,橘红15g,甘草5g,生姜18g,乌梅1枚。

【用法】先以水浸泡方药约30分钟,然后用大火煎药至沸腾,再以小火煎煮30分钟;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用药6~8个疗程。

【功效】健脾化湿,温胃化痰。主治肠梗阻。

【方解】方中茯苓能补能泻,补则益中气,泻则利饮邪。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气化痰湿。白术健脾燥湿,温胃化饮。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橘红理气燥湿,醒脾化痰。生姜既能助半夏、陈皮降逆理气,又能助半夏、陈皮和胃化痰,并能解半夏毒性。用乌梅少许,敛阴生津,制约燥湿化痰药不伤阴津。甘草益气祛痰,并调和诸药。

【加减】若大便溏者,加山药、白扁豆,以健脾化湿止泻;若腹胀者,加厚朴、砂仁,以行气除胀;若舌苔白腻者,加草豆蔻、苍术,以芳香化湿;若头晕者,加陈皮、半夏,以理气化湿降逆等。

【医案】韩某,女,43岁,郑州人。主诉6年前因右下腹疼痛、臌胀,在郑州、北京等地诊断为肠梗阻,多次服用中西药,以及静脉用药,均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表现,近因大便呈黏液血便、里急后重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右下腹疼痛如针刺,进餐后肠鸣加重,大便呈黏液血便、里急后重,腹部按压有包块,口渴,舌质黯红夹瘀斑,苔薄黄,脉沉涩。辨为热毒夹瘀证,治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诸症均较前减轻,予前方并根据病情变化而适当加减治疗30余剂。随访1年一切尚好。

【按语】根据腹痛如针刺、舌夹瘀斑辨为瘀血,再根据口渴、舌质红、苔黄辨为热毒,因大便呈黏液血便辨为热毒迫血,以此辨为热毒夹瘀证。方以苓桂术甘汤清热解毒,透热于外,清热凉血,活血通络。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方源】《李凤翔临证经验集》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