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甘草附子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养生之家导读:桂枝汤,中国著名汤液经方,出自《伤寒论》。那么伤寒论甘草附子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甘草(炙)三两,附子(炮,去皮,破)二枚,白术三两,桂枝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方解:本方即桂枝附子汤去姜、枣加白术,故治桂枝附子汤证,风湿痛剧而陷于少阴者。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解析:本条是有疑问的,表有热,里有寒,当然不可用白虎汤。注家因谓是表有寒里有热,或表有热里有热之误。单就白虎汤的应用而论,以上说法均无不可,但以脉浮滑来为白虎汤证定调子,还是不妥当的。前之小陷胸汤证,不也是脉浮滑吗?若不指出证候,又如何分辨呢?《玉函经》此条云:“伤寒脉浮滑,而表热里寒者,白通汤主之”。王叔和注谓:“旧云白通汤;一云白虎汤,恐非”。白通汤亦属少阴的发汗方,其治表热里寒可信,但里寒则脉不应浮滑。另于阳明病篇有“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下利清谷虽宜四逆汤,但不能治表热,即便先救其里而后治表,书中贯例亦必曰当先救里,若双解表里或即《玉函经》的白通汤条,亦未可知。本条即叔和注谓“一云白虎者”,而置于此。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