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肝宿脾方的作用功效、配方组成、方解与加减

养生之家导读:肝硬变早期表现为胁痛,腹胀,症瘕等症(迁延日久,后期多成臌胀,属中医“四大危证”之一)。那么软肝宿脾方的作用功效?下面小编给您详细介绍下。

【组成】柴胡6克,黄芩10克,蝉衣6克,白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水红花子10克,炙鳖甲、生牡蛎各20克,生大黄1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本方每周服5剂,每剂煎取500毫升左右,分2~4次温服。服3个月后,改每周服3剂,分服维持。

【作用功效】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

【方解】肝硬变早期表现为胁痛,腹胀,症瘕等症(迁延日久,后期多成臌胀,属中医“四大危证”之一)。其形成,气、血、食、湿之郁是关键。诸郁不解,导致血瘀积聚,形成瘕癜。同时气血脏腑受诸郁所伤,功能失调,正气渐弱,多数属虚中夹实之证。根据不同阶段,各有所侧重而已。早期肝硬化,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总以肝硬,脾大为主见证。治宜虚实并治,不可偏执。纯补则瘀结日甚,峻攻则劫伐正气,均与病无益。顺以行郁活血,软坚散结,调整阴阳之法以达到软肝缩脾的目的。方中用升降散(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气血;柴胡疏达肝胆之经气,解除肝气之郁结;黄芩苦寒,善清少阳郁热,并清因诸郁而蕴生之内热;水红花子活血且能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化积滞以疏导胃肠;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诸药合用,针对肝硬化甲期多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可收到调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之功效,故用之多故。

【主治】早期肝硬变(肝硬、脾大)。

【加减】胸胁满闷,叹息,脉沉而滞,气郁显著者,加佛手,香附各10克;厌食呕恶,胁胀不舒,舌苔白腻,湿郁为甚,加藿香、佩兰、姜半夏各10克;心烦失眠,性躁而怒,舌红起刺,火郁之象,加川黄连6克,丹皮10克,龙胆草3克;嗳气频作,食后皖堵,积滞明显,加保和丸10克(冲服);腹壁青筋暴露,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明显,舌有瘀斑、血瘀之征,重用鳖甲、牡蛎各30克,加莪术、三棱各6克,或配服鳖甲煎丸1丸/日;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脉沉细软弱,虚象为主,当区别阴阳气血之偏重,酌加补益之品;气虚者,舌淡、脉虚,加白术10克,太子参6克;血虚者,唇脸色淡、脉细,加阿胶10克;舌淡苔滑,脉濡缓,中阳不足,加干姜、吴茱萸各3克;舌尖红绛,少苔且干,下焦阴亏,加生地20克,枸杞子、女贞子各10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赵绍琴方。

【附记】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要求以清淡素食为主。同时坚持每日早晚散步各1小时,使肢体微劳,精神放松,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验之临床,每获良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