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敬附子血竭汤治疗冠心病医案

养生之家导读:附子血竭汤温阳散寒,活血化瘀,宽胸宣痹,那么,冯晓敬附子血竭汤治疗冠心病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组成】制附子6g,血竭6g,桂枝9g,当归15g,赤芍10g,白芍10g,丹参20g,生地黄10g,瓜蒌30g,川芎9g,薤白10g,麦冬15g,西洋参6g,炙甘草6g,葛根12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2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温阳散寒,活血化瘀,宽胸宣痹,益气养阴。主治冠心病。

【方解】方中制附子、桂枝温阻散寒而消阴凝;血竭、当归、川芎、赤芍、丹参活血化瘀以消瘀滞;生地黄养血以防耗气;瓜蒌、薤白宽胸宣痹;西洋参、麦冬、炙甘草益气生津复脉;葛根、白芍、炙甘草配伍,解痉缓急止痛;煅龙骨、煅牡蛎宁心止汗。全方共奏温阳散寒、活血化瘀、宽胸宣痹、益气养阴止痛之功效。

【加减】如寒凝血瘀,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大汗淋漓,四肢发凉,气短者,去生地黄、赤芍,加荜茇9g,红花10g,桃仁10g,或干姜9g,蒲黄9g(包煎),五灵脂9g;如气虚偏重,头晕困倦,周身乏力,气短者,加黄芪30g,西洋参改为人参9g;如阴虚偏重,口干不欲饮水,心悸,舌红少苔者,去桂枝、瓜蒌、薤白,加沙参15g,知母10g,天花粉30g;如胸闷较重者,加檀香9g,炒枳壳10g;如纳食差者,加焦山楂10g,焦麦芽10g,焦神曲10g,如大便干者,去桂枝,加火麻仁10g,郁李仁10g。

【医案】杨某,男,57岁。晚11时以阵发性胸痛3日为主诉,以冠心病、心绞痛为诊断收治入院。患者由于工作繁忙,过度操劳,出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背部及双肩臂放射,持续5分钟后缓解,未予重视。次日又发作1次,症状同前。3日后胸闷、胸痛加重,且发作次数明显增多。急查心电图示:下壁心肌缺血型改变。患者胸闷,胸痛,气短乏力,饮食欠佳,多噩梦,二便尚可,舌质略紫黯,脉细无力。既往有烟酒嗜好。中医诊断:胸痹。辨证:气血不足,寒邪侵袭,阻遏胸阳,气血瘀滞。治宜温阳散寒,宽胸宣痹,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方用制附子血竭汤治疗。处方:制附子6g,血竭6g,桂枝9g,当归15g,川芎9g,赤芍15g,白芍15g,丹参10g,瓜蒌30g,薤白10g,党参6g,麦冬15g,茯神15g,远志10g,黄芪20g,煅龙骨10g,煅牡蛎10g,焦山楂10g,焦麦芽10g,焦神曲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药2周后,胸痛症状消失,偶有胸闷气短不适。守法再服4周,诸症均愈。复查心电图示:①窦性心率每分钟65次,心律齐;②正常心电图。出院后已能正常工作。随访,患者已戒烟,生活规律,心绞痛未复发。

【按语】冠心病心绞痛病因主要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年迈体弱、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指正气虚,标实是指邪气实。其虚为阴阳气血亏虚,其实为寒凝、气滞。心脉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心主气,气行则血行,气滞血瘀,寒邪痹阻胸阳,心脉失养而致本病。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其病症以心胸疼痛、胸闷憋气为主,其病机以寒、瘀为主。辨证施治时需分标本缓急,实证宜用辛温通脉、活血化瘀、泄浊豁痰等法,以治其标;虚证宜补养扶正为主,或温阳补气,或益气养血,或滋阴补肾,以治其本。但临床所见往往是虚实夹杂,阴寒凝滞,气血瘀阻,气血亏虚,临证时当根据病因之不同随症加减用药。运用附子血竭汤来治疗该病,温阳散寒,活血化瘀,宽胸宣痹,益气养阴,而达止痛目的,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滞,故临床上运用每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本方适用于阴寒痼结、气血瘀阻型胸痹,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刺痛或有紧束感,或胸痛彻背,或痛势急迫,大汗出而身冷,烦躁不安,头晕,四肢乏力,舌紫黯或有瘀点,苔白厚腻,或舌红少苔,脉细涩而结代。

【方源】冯晓敬,等.附子血竭汤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杂志,2006,15(12):1336,1363。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