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歌诀】大蒜辛温,化肉消谷,解毒散痈,多用伤目。
【评注】大蒜辛温,具有解毒杀虫、散痈消肿的作用,适用于疮痈肿毒、疥癣疮疹及虫积腹痛等;又暖胃健脾,可治脾胃虚寒、饮食不消。因其气熏烈,宿有眼疾者慎用。
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功能解毒杀虫,消肿,止痢。本品辛散温通,功可散痈消肿、杀虫,可用于痈肿疔毒、癣疮瘙痒及虫积腹痛等;又人中焦,能温胃健脾,行气消滞,解毒止泄痢,用于痢疾、泄泻;其善杀痨虫,止顿咳,亦可治痨虫犯肺,骨蒸潮热之肺痨咳嗽。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大蒜油(挥发油)、大蒜素,硫化亚磺酸酯类,S-烷(烯)-L-半胱氨酸衍生物,Y-L-谷氨酸多肽,苷类,多糖,脂类及多种酶等成分。
2.药理作用有广谱抗菌、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保肝等作用;此外,还有不同程度的抗炎、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压、利尿、护肝、降血糖、杀精子、兴奋子宫、驱铅及阻断亚硝酸胺合成等作用。
【应用】
1.痈肿疔毒,疥癣本品外用或内服均有良好的解毒、杀虫、消肿作用。治疮疖初发可用独头蒜切片贴肿处。民间亦常用大蒜切片外擦或捣烂外敷,治疗皮肤或头癣瘙痒。
2.痢疾,泄泻,肺痨,顿咳本品可单独或入复方中用。如验方以大蒜煮粥送服白及粉治肺痨咯血。治泻痢,或单用,或以10%大蒜浸液保留灌肠。大蒜还可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流行性传染病。
3.钩虫、蛲虫病本品治蛲虫病,可将大蒜捣烂,加茶油少许,睡前涂于肛门周围。
此外,尚能健脾温胃而用治脘腹冷痛、食欲减退或饮食不消。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切片擦或隔蒜灸;内服5~10g,或生食,或制成糖浆服。外敷可引起皮肤发红、灼热甚至起疱,故不可敷之过久。阴虚火旺及有目、舌、喉、口齿诸疾不宜服用。孕妇忌灌肠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