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用量】
黄芪20g,当归15g,人参、土炒白术、炙穿山甲、白芷各6g,升麻、甘草节、青皮各3g。皂角刺10g。
【服用方法】
水煎,加黄酒半盅、饮服。
【功效作用】
方中人参、白术、黄芪益气补托,当归补血活血,穿山甲、白芷等溃疡排脓,益气活血。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托里透脓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痈疽脓熟,正虚不溃之病证。
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抑菌,排脓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痈疽脓熟不溃,症见气血亏损,或紫陷无脓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多种外科化脓性疾病、心悸、产后缺乳等病证。而必须症见疮成,脓成,但未能溃穿,体弱,舌淡苔白,脉虚弱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化脓性脑膜炎(脓毒留连、气血亏虚型)治宜补气养血,托脓解毒。以本方去穿山甲、白术、升麻、青皮,加蒲公英、虎杖、金银花、生薏苡仁各15g,赤芍10g为主治方。
若畏寒肢冷者,加肉桂、补骨脂、鹿角霜。潮热口干者,加知母、地骨皮、鳖甲。面黄唇淡者,加生地、白芍、鸡血藤。形体瘦弱,饮食不香者,加神曲、陈皮、白术。
2.盆腔脓肿(慢性痰毒凝结型)治宜托里消毒,软坚消症。
以本方去山甲、川芎为主治方。
若阳虚寒凝,痰湿内聚(小腹发凉,四肢不温)者,可用阳和汤加减以温阳通脉,祛痰散结。白带量多,色偏黄者,加生薏苡仁15g以清热利湿排秽。
3.急性乳腺炎(气血两虚型)治宜补益气血,透脓生肌。
以本方为主治方。
4.化脓性腮腺炎(毒盛酿脓型)治宜清热解毒,托毒透脓。
以本方加减:生黄芪20g,炮山甲15g,当归、乳香、没药、生地、赤芍、知母、黄芩、川芎各10g为主治方。
5.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化源不足型)治宜益气补血,通络解郁。
以本方加香附10g为主治方。
随证加减
1.局部疼痛较剧加乳香、没药。
2.气虚不足,面色萎黄加熟地、构杞子。
3.阳虚長寒,局部紫陷加鹿角、肉桂。
【化裁变通】
1.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
本方去升麻、青皮,加川芎、白芍、茯苓、金银花、桔梗组成。功能补益气血,托里排脓。主治痈症脓成不溃。
2.托里排脓汤(《医宗金鉴》)
本方由人参、黄芪、白术、甘草、青皮、茯苓、白芍、金银花、连翘、贝母、肉桂、生姜组成。功能温阳益气,清热排脓。主治疮疡生于项后、发际及鱼尾毒,脓成将渍。
3.托里排脓散(《太平圣惠方》)
本方由当归、黄芪、白芷、甘草、赤芍、川芎、白蔹、败酱草、肉桂、羌活、木香、细辛、桔梗组成。功能益气活血,托里排脓。主治疮疡肿痛。
4.托里解毒汤(《验方新编》)
本方由当归、黄芪、甘草、皂角刺、金银花、连翘、赤芍、黄芩、大黄、天花粉、枳壳、牡蛎组成。功能益气活血、解毒托里。主治疮疡脓熟将溃而局部掀红肿痛者。
【注意事项】
凡疮疡已溃者,忌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