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常用的针灸治疗穴位有哪些(5)

养生之家导读:本文介绍了有关痛风性关节炎常用的针灸治疗穴位。

太白

【定位】在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后下方,即第一跖骨小头后缘是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化湿。

【主治】腹中掣痛、呕吐、身重、骨酸、痿证等。

大都

【定位】在足拇趾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是穴。

【刺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化湿,清热解表。

【主治】暴泄便秘、热病无汗、肢肿体重、手足清冷。

昆仑

【定位】正坐垂足位,在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刺灸法】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功效】舒筋活络,清利头目。

【主治】头昏头痛、项背强直、肩背拘急、腰骶酸痛、足跟疼痛等。

悬钟

【定位】正坐垂足位,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处。

【刺灸法】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功效】疏肝理气,祛风止痛,通经活络。

【主治】颈项强痛、胁肋疼痛、腰腿痛、半身不遂等。

冲阳

【定位】正坐垂足,于足背最高点,解溪穴下1.5寸,当第2、3跖骨与楔状骨之间凹陷中是穴。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效】理气和胃,宁神通络。

【主治】头痛、牙痛、胃痛、足痿无力、足跗肿痛。

陷谷

【定位】在足背第2、3跖趾关节后方,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效】疏经通络,疏风利水。

【主治】腹痛、腹胀、足背肿痛、足趾伸屈不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