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
【定位】正坐垂足或仰卧位,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犊鼻穴下3寸即是。
【刺法】直刺l~2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功效】疏风化湿,通经活络,调理气血,扶正培元。
【主治】腰膝酸痛、中风不语、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胃肠道不适等。
阳陵泉
【定位】端坐屈膝,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刺灸法】直刺l-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功效】清热利湿,舒筋利节。
【主治】胁肋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髌肿痛等。
阴陵泉
【定位】正坐垂足或仰卧位,于胫骨髁内侧下缘凹陷中,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
【刺灸法】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功效】健脾利湿,调补肝肾,通利三焦。
【主治】腹痛、腹胀、腰膝酸软、久病乏力、足膝肿痛、下腰痛等。
三阴交
【定位】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刺灸法】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功效】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主治】腰膝酸软、膝踝痛、身乏无力、下肢痿痹等。
解溪
【定位】正坐垂足位,在足背踝关节前横纹的中央,与外踝尖平齐,当趾长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刺灸法】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效】调理胃肠,疏经活络。
【主治】头痛、腹胀、下肢痿痹、脚腕疼痛、足痿、足下垂等。
公孙
【定位】在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缘的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刺灸法】直刺0.5~l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化湿。
【主治】胃痛、饮食不化、面肿、足踝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