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和法
和,即和解、调和之意。和法有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的作用。它是运用振动类、摩擦类手法,在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进行平稳而柔和,频率稍缓的操作,从而恢复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一种疗法。本手法适用于病在半表半里证。临床常用的有和气血、和脾胃、疏肝气等治法。
所谓和气血是指在四肢及背部用攘、一指禅推、按、揉、搓等法,或用轻揉的拿法治疗肩井等的方法。
所谓和脾胃、疏肝气是指用一指禅推、摩、揉、搓诸手法在章门、期门、上脘、中脘、肝俞、胃俞、脾俞进行治疗的方法。

(六)通法
通法有祛除病邪壅滞的作用。它是运用挤压类、摩擦类手法,在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进行刚柔兼施的一种疗法。本手法适用于经络不通的病证。例如点按背部腧穴可使脏腑之气血通畅;在四肢采用推、拿、搓法,能通调经络。
(七)汗法
汗法有祛风散寒、解肌发表的作用。它是运用挤压类与摆动类手法中的一指禅推法、拿法、按法、揉法等,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操作的一种疗法。本手法适用于风寒外感或风热外感病证。如一指禅推、拿颈项部的风池穴、风府穴能疏散风邪。施行推拿手法时,风寒外感,宜用先轻后重的拿法;风热外感,宜用柔和轻快的拿法。
(八)散法
散,即消散、疏散之意。散法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它是运用摆动类、摩擦类手法为主,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轻快柔和操作的一种疗法。本手法适用于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积滞。如气郁胀满,宜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摩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