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高脂血症

养生之家导读:针灸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单穴运用:取丰隆穴,迅速直刺入皮下1~1.5寸,得气

后施以徐而重之手法。使针感至足二、三趾部,针感随时间延长而呈持续性加强,直到出针为止。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以晚上临睡前针刺足三里。针刺取穴:①腰俞、曲骨、然骨、不容、行间;②悬枢、中极、水泉;③百会、三阴交、照海、归来。艾灸取穴:①关元、石门、下脘;②神庭、气海、中脘;③腰阳关、命门、涌泉。先针刺后施艾条灸。

临床疗效

治疗67例,胆固醇平均值由7.56mmol/L降至6.28mmolL,甘油三酯均值由2.50mmol/L降至1.64 4mmol,β-脂蛋白均值由7.2g/L降至6.97g/L,均有显著的差别。HDL2升高33.5%,使HDL3下降18.9%

治验点评

23.png-sy

中医虽无血脂的名称,但对高血脂的认识源远流长。《灵枢·卫气失常》曰“人有脂,有膏,有肉”。《灵枢·五窿津液别》又有:“五谷之津液和含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灵枢·口气失常曰:“膏者多气,多气者多热,热者耐寒”。清代医家张志聪注解《内经》时对膏脂的生理作了较完整的说明。“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发泄于腠理,卓泽注于骨,补益髓脑,润泽皮肤,是津液主于三百六十五节,而渗灌于皮肤肌腠者也,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膏脂丰满”明确指出膏脂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指的脂肪、油脂,由水谷所化生,并随津液的流布而敷布,能产生热量而发泄于肌表,能补骨益髓,养脑,充肌,泽肤,成形成脂膜填充体腔。依据“津血同源”的理论,津液与血液都来自水谷,而且可以相互转化。那么作为津液成分之一的膏脂也应该与血相互化生。明代张景岳说“津液和合而为膏。以填补于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认为膏可以化血。引起高脂血症的病因很多,饮食不当,恣良肥腻甘甜厚味,过多膏脂随饮食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滞留血中。多静少动,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情志刺激导致气机不畅,血脂升高。年老体衰使膏脂代谢失常,引起血脂升高。体质禀赋,形体肥胖,津液膏脂输化迟缓,血中膏质过多。水肿、消渴、胁痛、黄疸、食积等疾病均能影响膏脂的敷布转化,引起血脂升高。依据血脂和脏腑的关系,按照针灸辨证取穴的原理,选取相应穴位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降血脂的作用。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健脾理气,祛除痰湿,活血通络。单取丰隆以祛除痰湿,使气血的运行、津液的敷布都得以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