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给予益肝宝(药物组成为姜黄,首乌,川芎,绞股蓝,泽泻,荷叶,山楂,田基黄,泽漆,天竺黄,昆布等,本院制剂室制成丸剂,每丸重9克)及凯西莱口服,益肝宝每次1丸,每日3次,硫普罗宁钠每次0.2.克,每日3次。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1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
临床疗效
治疗300例,治愈61例,显效158例,好转44例,无效
37例,总有效率为87%。
治验点评
硫普罗宁钠为一种含游离硫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具有降低肝细胞或线粒体ATP酶的活性、提高细胞ATP含量、恢复电子传递功能、改善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抑制肝细胞线粒体过氧化脂质形成,从而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凯西莱通过维护肝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防止甘油三酯在体内积聚,从而减少肝脏的脂肪沉积。该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中,能提高机体防范“二次打击”的能力。减轻脂肪性肝病的程度,改善肝功能和降低TG、TC血清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脂肪肝多属于中医学的“胁痛”、“痞满”、“痰湿”、“积证”等范畴。《金匮要略》中有“心下坚,大如旋盘,术汤主之。”其所述的证候类似脂肪肝,《类证治裁》记载胁痛为肝郁、肝瘀、食积、肝虚,均认为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为“痰浊、湿热、血瘀”所致,其病理演变过程中各种病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长期过食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情志不遂或内分泌失调及代谢疾病等均会造成脂肪在肝脏中过度浸润,以致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郁化热,聚而成痰,痰浊阻滞,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络。针对上述病因病机,我院自制中成药益肝宝,选用姜黄、川芎辛苦凉,入心肺肝经,行气解郁,凉血破瘀;首乌气温味苦涩,能补肾益精髓,益肝而收敛精气,与姜黄、川芎共为主药。绞股蓝甘苦涩,益心敛肺、健脾化湿、活血通络;荷叶利湿降浊,升发清阳;山楂入肝、脾、肾经,可消导酒食陈腐之积,活血化瘀消脂,能增强胆固醇的排泄;泽泻、泽漆,清热利湿,清肝泻浊,宣壅除滞。现代药理学证实泽泻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作用明显,与胆碱、磷脂相当,能扰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和影响内源性胆固醇的代谢。同时,泽泻的有效成分提取物还有与胆碱、磷脂的不同作用,与茵陈协同,有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降低肝内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的作用,改善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阻止脂肪肝、肝硬化的发生发展。田基黄清热解毒,活血降酶天竺黄、昆布化痰软坚,散结消。诸药合用共达疏肝养肝,清热燥湿,行气解郁,化瘀豁痰,软坚散结之效。结果证明服本方安全有效,未见明显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