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①口服中药方:当归、川芎、灵脂、香附、甘草各10g,元胡、川棟子、蒲黄各15g,益母草、怀牛膝各20g,白芍30g。每次月经前5天至月经后3天连续服药,每日1剂。临证加减:偏气郁加木香、槟榔各10g;偏血瘀者加三棱、莪术各15g;偏虚者加党参、熟地各15g;偏寒者加小茴香、乌药各10g;偏湿热者加败酱草、红藤各15g。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标准。②针灸处方:关元、中极次、三阴交、公孙。从每次月经前5天至月经后3天,每天针刺一次,所用穴位均用直刺泻法,寒证加灸。留针30分钟。
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
治疗83例,剔除中断治疗和随访联系不上的患者11例,对资料完整的72例进行疗效评定。痊愈31例,占43.1%;好转36例,占50%;无效5例,占6.9%;总有效率为93.1%。
治验点评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位在胞宫、冲脉、任脉,涉及到肾、肝等脏腑。多因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所致。主要病机为冲任胞宫、气血阻滞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疗原则,以调理胞宫冲任气血为主。中药方中当归养血活血;元胡、川楝子、香附、川芎、益母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白芍、甘草柔肝敛阴,缓急止痛;牛膝活血化瘀,引药下行。诸药合用,行气活血,通经散结,化瘀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香附能够使子宫平滑肌松弛,收缩力、肌张力减弱。白芍能拮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缓解子宫平滑肌的痉挛。牛膝具有作用于子宫平滑肌、镇痛的作用。针灸处方中,关元、中极为任脉腧穴,是肝经、肾经、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同时又为局部穴,能调理胞宫、任脉和肝肾等脏腑气机,理气止痛。此穴疏通下焦局部气机,是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穴。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肝脾肾的经气,活血化瘀。公孙穴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调理冲脉气血。诸穴合用,能疏通冲任胞宫气机,调理肝脾肾三脏的气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从治疗结果可以看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