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指多种原因所致的心脏自律性、兴奋性及传导性异常而使心脏收缩的频率或节律发生异常.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甚多,如心肌本身的病变、电解质紊乱、药物、缺氧、情绪激动、吸烟、喝浓茶、咖啡或酗酒等.临床上可表现为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两种类型.有些心律失常如轻度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期前收缩并不影响健康,但有些心律失常如快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可严重降低心脏搏出量,使血压下降,从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量,使患者感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而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有致命危险,需立即抢救.心律失常的脉象主要表现为数、迟、疾、促、结、代等,属于中医学"惊悸"、"怔忡"范畴.
【偏方一】生美当归汤
【来源】民间
【组成】当归、生姜各75克,瘦羊肉1000克,大料、桂皮少许.
【功用】养血安神.
【主治】对于心动过缓,病窦,传导阻滞者效果好.
【用法】文火焖至肉烂熟,去药渣,食肉服汤,每次适量.
【偏方二】生地麦冬汤
【来源】民间
【组成】生地10克,麦冬12克,沙参9克,百合12克,山萸肉9克,酸枣仁10克,丹参、苦参、川连、茶树根各9克
【加减】神疲气短,合生脉散;耳鸣、腰酸腿软,加熟地、制首乌、枸杞、桑寄生;面赤烦热、手足心热、盗汗,加知母、黄柏、丹皮、玄参、龟板;失眠、头痛、目眩、脉细弦促,加白芍、钩藤、蝉衣、明天麻、龙骨、牡蛎;舌质黯红,加红花、益母草、赤芍.
【功用】本方滋肾养心宁神
【主治】适用于因心肾阴虚所致的心律失常,症见心悸,头晕,视物模糊,口干,口苦,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促而细.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偏方三】南星丰夏汤
【来源】民间
【组成】竹沥、半夏各12克,胆南星6克,天竺黄9克,竹茹、川连各10克,山豆根12克,石菖蒲、朱茯神、炙远志各9克
【加减】若气短,加太子参.
【功用】化痰通窍,清热安神.
【主治】用于心律失常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偏方四】黄芪壳寥汤
【来源】民间
【组成】黄芪、党参各10克,黄精12克,炙甘草6克,丹参9克,赤芍、红花各6克
【加减】若胸痛明显加桂枝、附片、党参改人参;舌红少津,加玉竹、生地、麦.
【功用】活血养血安神.
【主治】适用于脉虚无力,有歇止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偏方五】甘草桂枝汤
【来源】民间
【组成】炙甘草15克,桂枝9克,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茯苓9克,远志9克,菖蒲6克,生地9克,阿胶9克
【功用】补气敛阴,益气养血.
【主治】用于心律失常.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偏方六】赤芍红花汤
【来源】民间
【组成】当归、赤芍各10克,红花、丹参、琥珀、广郁金、檀香、川芎各6克.
【加减】若口粘、苔浊腻,加法半夏、苍术、白术、甘松、石菖蒲;胸痛明显,加失笑散、延胡索;情志不舒、胸胁闷痛,加柴胡、枳壳、香附、白芍.
【功用】理气,活血,调脉
【主治】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心律失常.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偏方七】人参汤
【来源】民间
【组成】人参3-5克
【功用】益气养心.
【主治】本方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
【用法】水煎饮汤食参,亦可用人参片适量嚼服,每日1-2次.
【偏方八】苦率甘草汤
【来源】民间
【组成】苦参、鹿衔草、炙甘草各10~15克
【功用】清心安神.
【主治】本方用于早搏.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