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或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1)加参附注射液60ml,1次/天静脉滴注,共3~4周。
临床疗效
治疗90例,临床治愈27例,显效30例,有效27例,无
效6例,总有效率为93.33%。
治验点评
对心律失常最好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中医治疗。若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神疲自汗,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脉细弱等,证属气血不足、心脉失养,治宜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可选用归脾丸,此药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茯神、木香、炙甘草、大枣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其它如人参养荣丸、柏子养心丸等也可参考选用。若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不宁,心中烦热,失眠梦多,头晕耳鸣,面赤咽干,腰酸盗汗,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等,证属心阴亏虚、心失所养,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可选用天王补心丸,此药由生地、元参、天冬、麦冬、当归、丹参、人参、茯苓、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其它如朱砂安神丸、安神补心丸等也可参考选用。若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少气无力、怔忡,声低息弱,劳累后尤甚,胸中痞闷,入夜为甚,畏寒喜温,甚则肢厥,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缓等,证属心阳不振、气血运行无力、心失所养,治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可选用加味生脉饮,此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附子等组成,每次服1支(10ml),每日2~3次。其它如补脑丸、扶正增脉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若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时有胸痛,痛如针刺,或向后背、上肢放射痛,唇甲青紫,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有结代等,证属心脉痹阻、心失所养,治宜理气活血、通脉安神,可选用心舒宝,此药由刺五加、丹参、白芍、山楂、郁金等组成,每次服2片,每日2~3次。其它如舒心口服液、心可舒片等也可参考选用。若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多梦易醒,善惊易恐,坐立不安,畏风自汗,情绪不宁,恶闻喧哗吵闹,舌淡,脉细弱等,此属心虚胆怯、扰乱心神,治宜益气养心、镇惊安神,可选用宁志丸,此药由人参、茯苓、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琥珀、石菖蒲、当归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参附汤的组成以中药红参、黑附片运用现代制药工艺进行提取加工,制成了参附注射液,并列入急诊必备药物,具有益气温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多种药学作用,参附注射液对心率的影响表现为双向作用,其机制主要涉及附子中所含有的去甲头碱具有类异丙肾上腺素作用,能提高窦房结兴奋性,对房室交界区有加速传导作用。对烟碱、麻醉剂、维拉帕米等所致的心动过缓及多种原因所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均有较好疗效。参附注射液可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肌供血、清除氧自由基可减轻心肌缺血及阿霉素化疗所致心肌细胞特别是窦房结、传导束细胞的损伤,间接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其适用范围更广,优点更突出,如对频发早搏合并基础心率慢的病人,参附注射液有抗心律失常、提升心率的作用,而无一般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室传导系统抑制所致房室传导阻滞加重甚至心脏停搏之副作用。本组观察显示,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达93.3%,而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同时参附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功能等作用,对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者具有较好的远期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