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多因风邪犯耳;或脾虚失运,痰浊积聚,而上逆;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
【症状】
突然发病,耳胀不适或胀痛,耳鸣如风声,听力下降,多伴发热恶寒;或头晕头重,此为实证;而虚证则见耳闭,听力下降,咽干舌燥,手足心热;或伴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耳胀为实,无胀为虚。
【疗法】
配穴方一
主穴:风池、外关、翳风、足三里、肾俞。配穴:外感风邪者,加曲池、大椎;痰浊甚者,加丰隆;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太溪。
灸法:①用艾条温和(或雀啄)灸,根据辨证每次取3~5穴,以艾条悬之温和灸或雀啄灸,各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②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各灸2~3壮(或10~15分钟),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
主治:耳胀、耳闭。屡用效佳。
配穴方二
大椎、风池、阳溪、阳谷、肾俞、肝俞、丰隆、三阴交。
灸法:①用艾条温和灸,根据辨证每次取3~5穴,各灸10~15分钟。或实证先用梅花针叩刺,用泻法,再用艾条悬之温灸之,其效更佳。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隔姜灸,每次取3~5穴,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
主治:耳胀、耳鸣。屡用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