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忘的辩证分型要点

养生之家导读:黄星楼内科临证识见,附餐菊轩医案包括黄星楼主任医师的论文、讲稿、临证札记和诗文等资料。那么中医健忘的辩证分型要点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辨证分型】

一、常见证型

心脾两虚证:记忆减退,心悸,失眠,神疲纳少。舌苔薄白,脉细弱。

心肾不交证:记忆力时好时差,有时表现为突然不能追忆,逾时又能恢复。伴有眩晕,耳鸣,腰酸,膝软,心烦内热,或有遗精早泄。舌红苔少,脉细数。

痰火上扰证:神志朦胧或有谵妄,对近事不能记忆,同时可有发热、口渴、心烦之症。舌红,苔黄厚,脉细数或弦数。瘀血内阻证:因于阳明蓄血者,症见发热如狂,昼日明了,夜间发狂,近事记忆丧失,少腹胀痛,大便硬而色黑。舌质红,有瘀点瘀斑,脉弦数或沉数。如因于脑外伤者,多发于神志清醒之后,对当时所发生的情景不能记忆,常伴有头昏、头痛、眩晕、恶心、失眠等。

此外,健忘尚可因多种内脏疾病,如肺性脑病、肝脑综合征、尿毒症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等引起,必须结合辨病进行辨证。

二、类证鉴别

痴呆症:因大脑发育不良或脑组织退行性病变,引起智能低下。其表现为思维活动不完善,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均减弱,对周围事物不能正确地分析和综合,主要为痴呆状态,与本证之记忆障碍不难区别。

三、临证浅识

临床上以健忘为主就诊者,常为脑血管疾患、煤气中毒之后、慢性酒精中毒、脑外伤后遗症以及神经衰弱患者。其实神经衰弱之健忘,是由于注意力涣散而影响记忆,这种病人常自觉记忆力下降,但只要集中识记,其记忆仍为正常。

一般而言,因病而致健忘者,常在病愈后逐渐恢复;若为年老神衰而健忘者,多系生理性退化表观,难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