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根茂永夏,幽蹬罗深丛。
晶华发鲜泽,叶实分青红。
搜寻犯晨露,采摘勤村童。
藉以烟笋箨,贮之霜筠笼。
——《覆盆子》·唐·王维
物种基源
覆盆子(RubuschingiiHu),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覆盆子的成熟果子,又名覆盆、种田泡、翁扭、牛奶母、小托盘等,分布于华北地区,夏秋时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摘,人沸水略烫或略蒸,取出晒干即可。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覆盆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
2.医学经典
《药性论》:“男子肾精虚竭,阳痿,能令坚长,女子食之有子。”
3.中医辨证
覆盆子,可固肾、涩精、缩尿,对阳痿、遗精、尿频、遗尿等症有食之助康复的效果。4.现代研究覆盆子,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和抗衰老作用,对爱苗条的女性来说,覆盆子所含的烯酮素,是燃烧与消除人体多余脂肪,瘦身减肥的难得之品。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1)肾虚及大、小便短涩者慎食。
(2)覆盆子有助热作用,热性症状者慎用。
传说故事
一、“覆盆子”名字的由来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夏天,有位老人上山砍柴,时近中午,老人家口渴难忍,他发现山坡上有种植物,结了很多绿色的果实,就摘了一个尝一尝,味甘而酸,十分可口,于是他就摘了一些果实吃下以解渴。自从吃了这种果实以后,老人家意外发现,原有尿频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夜里只小便一次,而精力也比以前充沛,好像年轻了许多,小便时没有尿无力、尿等待了。
这位老人家将这种果实的神奇功效告诉他所在村中的其他老者,他们便纷纷上山采摘以服用之,也同样收到不错的效果。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从而将这种果实作为补肝益肾的药物使用。
但当时只知道这种果实的功效,还没有名字,因为有多数小果集合而成,呈圆锥球型,似小盆状,所以就起名为“覆盆子”,一直沿用至今。
二、朱元璋与覆盆子
据传,一次朱元璋的起义军和陈友谅对峙,不幸受伤败退。无奈之下,这位当世英雄只身逃亡到德兴,躲进深山里慢慢给自己疗伤。严重的伤势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如何在山林里生存也是个棘手的问题。所幸,贫苦出身的朱元璋对野外生存颇有技巧,加之时至春末夏初,山林里多的是初熟的野果,遍地的香菇、竹笋、银耳、木耳,漫山的黄精、茯苓、毛根嫩笋,大都是如今备受推崇的山林野味。加之偶尔猎获的山鸡、野兔,朱元璋在山林中的生活倒也逍遥。至于朱元璋的伤势,既有战时的割刺伤,也有搏斗时的击打伤,亦有跌打的瘀伤。朱元璋从马背上跌落,伤了腰背,金疮又流了不少血。为了逃命,朱元璋强忍伤痛,勉强支撑性命,但他心里明白,多年来郁积的伤痛并发,随时威胁着自己的生命,况且此时他已有尿血的症状了!这位要饭和尚出身的皇帝明白,他必须尽快找到合用的药材自救,否则生命危在旦夕。
为了寻到救命的食物和药物,朱元璋不断往深山里探寻,越进深谷,越不见人烟,但见林间兽啸鸟鸣,泉水流过奇峻的山峰,无比清冽,犹如闯进仙境。就在那时,他看到了一片鲜亮的果子倚在树旁,当看到这片鲜亮的果子,朱元璋心里一阵狂喜,继续往深山里探寻。越往深山里走,这样的野果越是随手可得,便成了朱元璋藏身深山时的一道主食。
朱元璋在深山里一待竟是大半年。他用犁头草拔脓,鸡血藤活血,用黄精养气,用松萝防感染,饿了就吃那各色野果,渴了就喝山中的泉水。如此这般,朱元璋的身体竟恢复迅速,尿血的症状也消失了!一日,朱元璋临溪观照,原来的花白头发已消失不见了,代之满头的青丝。大喜过望的朱元璋精神百倍,后东山再起,成为一代开国皇帝。
救了朱元璋一命的绿黄色野果,就是掌叶覆盆子。正是这种并不起眼的小野果,具有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补虚续绝、强阴健阳、润泽肌肤、安和脏腑的功效。至于掌叶覆盆子温中益力、益气轻身的功效,也正是让朱元璋头发变黑的玄机所在。至于其他补益活血的草药,自然也是大有裨益的。总之,掌叶覆盆子使得朱元璋离冥界而归神元,独掌乾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