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结籽成百球,春食三四秋八九。
流离颠沛杜甫菜,知足常乐喜悠悠。
———《食茼蒿》·现代·陈石喜
物种基源
茼蒿(Chrysanthemumcoronariumvar.spatiosum),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其嫩叶茎,又名蓬蒿、菊花菜、蒿菜、蒿子秆、蒿子毛、春菊、蓬蒿菜、同蒿等。
我国普遍栽培的茼蒿有大叶和小叶两大形态类型。大叶茼蒿又叫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叶宽大,叶片缺刻少而浅,品质佳,产量高,栽培比较广;小叶茼蒿又叫花叶茼蒿或细叶茼蒿,叶狭小,叶片缺刻多而深,香味浓,产量低,栽培比较少。我国栽培茼蒿始于汉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药用始于唐代,《千金要方》中有记述。现成为春秋二季和反季节主要蔬菜之,全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生物成分
据测定,每100克可食茼蒿含热能29千卡,水分91.8克,蛋白质1.9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4.5克,膳食纤维0.6克及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维生素A、B、B2、C、E及矿物质钙、铁、磷。还含有丝氨酸、天门冬素、苏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缬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β-丁氨酸、苯丙氨酸等。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茼蒿,味甘,辛,性平;归脾、胃经。
2.医学经典
《千金食治》:“凉血养心、降压清热、润肺化痰、通血脉、和脾胃、助消化、安眠。”3.中医辨证茼蒿有化痰止咳、降压、利二便的功效,适用于痰热咳嗽、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心烦不安、脾胃不和、高血压等病症。
4.现代研究
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人药,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特别适宜夏季酷暑、烦热头昏、睡眠不安、头昏脑涨、大便干结、肺热咳嗽、痰多黄稠和贫血或骨折患者食用。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1)茼蒿气浊,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
(2)寒痢泄泻患者应禁食。
(3)烹调时加热不宜过久,否则会使营养成分破坏损失。
(4)食用烹调前不宜用水浸泡或先切后泡洗,否则会使水溶性维生素损失殆尽。
(5)大便溏薄之人忌食用茼蒿。
(6)阴虚发热者不宜食用茼蒿。
(7)茼蒿中的芳香精油遇热易挥发,会减弱茼蒿的健胃作用,所以烹调时应注意旺火快炒。传说故事铁拐李抢茼蒿的传说
相传,茼蒿原是终南山山顶上的一株能治百病的仙草。南极仙翁命鹿童儿衔着仙草送往人间,给百姓消灾降福治百病。此消息被八仙中的铁拐李知晓,于是他想在半路上将仙草从鹿童嘴中抢去治瘸腿;鹿童不让,和铁拐李打得天昏地暗,为了不让铁拐李的企图得逞,鹿童和铁拐李边打边将衔在嘴里的有效药汁全部吸尽,剩下草渣,使铁拐李治瘸腿不见疗效。铁拐李一气之下,将仙草渣扔向茫茫大地,长出一株蒿草,这就是现在的茼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