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吃瓜爱紫红,人面桃花别俱功。
穗中结籽像青葙,昆明播苋九州同。
——《苋菜》·清·齐尧
物种基源
苋菜(Amaranthustricolor),为苋科觅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觅菜的嫩茎叶,又名苋、红苋菜、清香苋、赤苋、紫苋、人苋、秋苋、米苋、野苋菜、三色苋、雁来红、酸苋、马苋、五行苋、九头狮子草、长命菜等。
苋菜原为野生蔬菜,经长期驯化而成现在的大圆叶红米苋和尖叶红米苋两大优良品种,常见的包括野生的现在约50多个品种,是我国的较为古老的驯化蔬菜品种之一。古籍《尔雅》中就有“赤苋”的记载。现在全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
生物成分
经测定,每100克可食苋菜含热能24千卡,水分90.1克,蛋白质2.8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5.9克,膳食纤维1.8克及钙、镁、磷、铁、锰、锌、钾、钠、铜、硒等矿物质;还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硫胺素、尼克酸等,特别提及的是苋菜中含有大量的离氨酸,是一种人体不能制造且必需氨基酸之一。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苋,味微甘,性凉;归肺、大肠经。
2.医学经典
《唐本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通二便,利窍止血。”
3.中医辨证
苋菜清热明目、止痢解毒,有益于发热、目赤、咽喉炎、痢疾、小便不利等疾病的食疗。4.现代研究苋菜含钙、铁较多,为贫血患者的好蔬菜。苋菜全株皆可以入药,犹以红苋菜为佳。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1)苋菜不宜一次食人过多,否则客易引起皮肤方面的疾患。
(2)肠胃怕寒、易腹泻的人不宜多食苋菜。
(3)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者不宜食苋菜。
(4)烹调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维生素成分遭破坏。
(5)烹调时,不要先切后洗泡,而是先洗净而后切炒。
(6)苋菜按传统食忌,不可与甲鱼、龟同食。
传说故事
崔护是见到苋菜第一人的传说
相传,唐代青年诗人崔护进京赶考,落榜后心情非常郁闷。适值清明,独自到城南踏青,正觉口渴,在山桃绚烂、柳暗花明中呈现一座住宅,上前叩门求饮,一位美丽的姑娘端出一碗水,崔护心生爱慕,但碍于礼节,未能与姑娘交谈。
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故地重游,景在宅在,姑娘不见了,他怅然若失,提笔在墙上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刚题完,忽然一阵狂风,吹得桃枝乱摆,桃花如红雨纷纷落下,崔护心中更加悲凉,顺手拿起宅旁边的扫帚和铁锹,将落下的桃花扫葬,惆怅而去。
第三年清明节,崔护再度故地重游。景、宅皆不存在,只有去年扫葬桃花的地方,长出了色如桃花的苋菜,唐代崔护成了见到苋菜的第一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