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
酱油是由豆饼、小麦、米、麦麸等,加曲霉、食盐、水发酵而制成的调味品。根据添加的成分不同,可分为冬菇酱油、海带酱油、蚕蛹酱油、蘑菇酱油等。酱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日常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其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锰,以及B族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等。
1.医用效能
酱油性寒、冷利,味咸。入脾、胃经。能除热止烦,增进食欲,以及解百药、鱼肉、虫兽和汤火诸毒。不同的风味酱油亦有不同的疗效,冬菇酱油保持了冬菇所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助消化,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海带酱油内含有丰富的碘,对防治甲状腺肿大、大骨节病、高血压、肺结核有疗效。无盐酱油是以氯化钾、氯化铵代替钠盐制成的酱油,适用于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高血压等患者食用。蚕蛹酱油是以优质蚕蛹为主要原料,采用酶法新工艺酿制而成的酱油,能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育及抗劳保健作用。蘑菇酱油用蘑菇汁液酿制而成,含有17种氨基酸,适宜儿童及老年人食用。维生素B酱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即使加热煮沸30分钟,所含有的维生素B,基本不被破坏,适于维生素B缺乏患者食用。
2.食用搭配
酱油可与多种蔬菜及肉食搭配。在烹饪多种蔬菜及肉食时,酱油可作为调料使用。
3.食用禁忌
(1)忌食用生酱油:酱油在生产、贮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可能会被微生物污染,若食用生酱油,可感染疾病。
(2)忌食用长白膜的酱油:贮存时间较长的酱油,其表面可能长有一层白膜,尤其是夏天温度较高时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酱油被产膜性酵母菌污染所致,人食用此类酱油会感染疾病。
(3)忌蒸煮时间过长:酱油在锅内蒸煮时间过长,会使其中的氨基酸及维生素受到破坏,导致酱油的营养成分降低。
4.食物相克
(1)酱油与鲤鱼:《本草纲目》记载:“麦酱和鲤鱼同食,生口疮。”麦酱性味甘咸,制作时加有辣椒、花椒、茴香等调料,均为辛热动火之物,麦酱与鲤鱼皆能引发风热,二者同食,久之会引发口疮。
(2)酱油与羊肉:
5.食药相克
(1)酱油与抗凝药物:豆酱油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维生素K,从而抵消了抗凝药物的疗效。故二者不宜同食。
(2)酱油与地高辛:地高辛为强心药物,能增加游离钙的浓度,引起心肌强烈收缩,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本品含钙量较高,故不宜与地高辛同食。
6.食病相克
急性肾炎、高血压、心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宜多食酱油。因酱油含盐量很高,高盐饮食能加重体内钠、水潴留,导致水肿,加重患者病情。而且,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故急性肾炎、高血压、心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宜多食酱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