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酱/甜面酱
酱分为豆瓣酱和甜面酱。豆酱是用大豆或蚕豆经过发酵制成,甜酱是以小麦粉作为原料而制成,带有甜味。酱的营养价值较高,为日常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磷、铁及甲酸、乙酸、琥珀酸、乳酸、曲酸等。其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
1.医用效能
酱性寒、冷利,味咸。入脾、胃经。能治疗暑热火邪,心胸烦闷,能刺激食欲,治疗食欲缺乏。甜酱甘咸,能除热止烦,解百药、鱼肉、汤火诸毒。
2.食用搭配
酱与多种蔬菜及肉食,均可搭配。
3.食用禁忌
忌食用贮存不良制品。酱在贮存时,若贮存条件不当或受到微生物污染,容易变质,食用此类酱制品会导致食物中毒。
4.食物相克
(1)酱与鲤鱼:《本草纲目》记载:“麦酱和鲤鱼同食,生口疮。”麦酱性味甘咸,制作时加有辣椒、花椒、茴香等调料,均为辛热动火之物,麦酱与鲤鱼皆能引发风热,二者同食,久之会引发口疮。
(2)酱与羊肉。
5.食药相克
(1)酱与抗凝药物:豆酱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维生素K,从而抵消了抗凝药物的疗效。故二者不宜同食。
(2)酱与地高辛:地高辛为强心药物,能增加游离钙的浓度,引起心肌强烈收缩,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本品含钙量较高,故不宜与地高辛同食。
6.食病相克
(1)急性肾炎、高血压、心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宜多食酱:酱含盐量很高,高盐饮食能加重体内钠、水潴留,导致水肿,加重患者病情。而且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故急性肾炎、高血压、心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宜多食酱。
(2)中风先兆患者不宜多食酱:酱能生痰动气,多食积久,痰浊阻遏经络,容易导致中风。故有中风先兆者不宜多食酱。
(3)慢性气管炎患者不宜多食酱:酱咸寒,能生痰动气,多食积久,痰浊阻遏肺气,容易加重气管病变。故慢性气管炎患者不宜多食酱。
(4)痘痂新脱时不宜食用酱:《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酱“痘痂新脱时食之则瘢黑”。故痘痂新脱时不宜食用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