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的营养价值与食用禁忌_食醋的营养成分与性征用法

养生之家导读:食醋中蕴含的营养成分,对保障人体健康十分有益,那么食醋的营养价值与食用禁忌具体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性征】食醋,简称为醋,古时称为醮、苦酒和“食总管”,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中医认为食醋味酸性温。

醋的种类有很多,按味型分有酸味型和甜味型;按颜色分有黑色醋(又称熏醋)和白色醋;按所用原料分又有高粱醋、大麦醋、豌豆醋,麦皮醋、粳米醋、糯米醋以及用多种原料混合之后制作出来的复合醋等等。在黑色醋中,又有玫瑰色、琥珀色、棕色和黑紫色等等。总的质量要求是:具有正常色泽、气味和滋味,不涩,无异味,不浑浊,无悬浮物及沉淀物,无霉花浮膜,无“醋鳗”、“醋虱”,醋酸含量不低于3.5%为优。

【营养】每100克食醋中,约含水分72.6~99.4克,能量为25.1~381千焦,蛋白质0.1~9.9克,脂肪0.1~0.7克,碳水化合物2.8~18.5克,维生素B1 0.01~0.04毫克,维生素B2 0.03~0.26毫克,钙14~85毫克,磷23~448毫克,铁0.5~14.1毫克,另含少量其他维生素以及钾、钠、镁、锰、锌、铜、硒等矿物质。

【作用】归纳起来,食醋的作用在于增加香味,减少油腻,减少辣味,去除腥膻气味,增加甜味,杀菌消毒,防止食物过快腐败,使维生素C少受破坏,加速肉类食物尽快烂熟,中和过多的碱等等。总之,食醋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利于食中的钙、磷、铁等成分的溶解,对人体健康有益。

【宜忌】中医认为食醋有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之功效。

用食醋浸泡出来的大蒜头,食之可防治肠道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治疗作用。

醋中的氨基酸可促使体内过多的脂肪消耗后变为能量,因而具有减肥作用。常食一些醋还可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山西产的陈醋不仅含有多种氨基酸,也含有多种酵解酶类及不饱和酸,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血脂,中和毒素,维持肠道环境的平衡,对治疗习惯性便秘不仅有效,而且没有中西药的毒副作用。

用醋浸泡鸡蛋,即用5个鸡蛋打破后加入150毫升的米醋,调匀后浸泡30小时,再将蜜糖、醋各250毫升与原醋蛋液混合均匀,每日早晚各空腹服用15毫升,可减轻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

关于用醋作单方防治疾病的记载不下几百种,此处不一一赘述。

同其他任何食物一样,醋对人体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吃得过多,不仅会伤脾胃,而且对骨头也有软化作用,有碍于体内钙的代谢,使骨头的韧度受到损失。因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脾病勿多食醋,酸伤脾”,“损筋骨,亦损胃,不益男子,损人颜色。”

【用法】食醋主要作凉拌拼盘菜,烹饪菜肴、面食、汤食的词味品,也用于腌渍糖醋蔬菜等。如烧鱼时加点食醋,既可去除猩味,增加鲜味,又能软化鱼刺,使人吸收更多的钙质;炖牛、羊肉时加点醋,可使肉烂得更快;洗猪肠猪肚时加点醋,更易洗净,且可清除臭味;煮海带时加点醋,可使之变软;用食醋浸泡花生米、香菇、黄豆和玉米等,都能相应地增加香味。

如果在服用下列药品时,切忌食用醋调料: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胰酶、红霉素、磺胺等碱性药物。这是因为食醋会使上述药物中和而失去药效。

在用食醋作单方治病时,不仅要看清食醋是否已变质,而且不能用勾兑醋,否则效果大减。

养生专题

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火龙果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中华食材为读者提供了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30个门类,800多种食材。那么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火龙果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小编详细为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