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征】柿子,又名米果、猴枣或红柿、大盖柿等,也是一种乔木果实,性寒味甘涩,呈圆形或方形,色皮为红或黄色,一般重60克以上,大的可达600克,品种多达800以上。柿子在我国古已有之,目前分布遍及全国。较为出名的柿子是河北、山东的磨盘柿,陕西的鸡心柿,浙江的铜盆柿,安徽的铃灯柿,河南的红柿以及湖北襄樊的馍馍柿等等。食用柿子的鲜果,香甜可口;把它冷冻起来到冬天吃冰冻柿子更别具风味;把柿子制成柿饼后,其糖类和蛋白质的含量会更有所增高;把它与干枣、杂粮混合,碾碎,做成炒面,是一种价值很高、口味很美的食粮,因而自古就有“铁杆庄稼”的称呼。以果肉致密、纤维少,无核,味浓甜者为优。
【营养】每100克鲜柿中约含水分76.5克以上,能量约为284.7千焦,蛋白质0.4克,糖类14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0.85毫克,维生素C43毫克,钙147毫克,磷19毫克,铁0.8毫克,钾100~200毫克,碘49.7毫克,维生素B1 0.02毫克,维生素B2 0.01毫克,烟酸0.1毫克,另含有一定量的镁、钠、锌等矿物质。
【宜忌】中医认为,柿子有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可治热,解酒,补虚,止渴,利肠,止血,充饥。柿子对高血压,痔疮,反胃,呃逆,嗳气,便血以及缺碘之人(如甲状腺病人)都有一定的疗效。有些老人耳朵突然嗡嗡作响,听不到声音,如吃点凉柿,可使火气下降,外窍自清,耳聋可愈。
柿饼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主治吐血、咯血、血淋、肠风、痢疾和痔漏等症。柿饼上的白粉叫柿霜,是柿之精液,切勿丢弃。
未成熟的柿子叫柿漆,将其捣烂取汁服后可治甲状腺肿大症。将柿漆用于临床可治疗高血压,方法是取柿漆2匙,用牛奶或米汤和服,一日2次或3次。每次服柿漆半杯,一日一次,可预防中风。
柿子不宜多食,否则易患胃柿石症。凡外感风寒,咳嗽.体弱多病,妇人产后,女子月经期间,均应禁食柿子和柿饼,更应忌柿漆。空腹之人若食柿子,会立即引起腹痛或不舒服。根据前人经验,柿子忌与螃蟹、獭肉同食。
【用法】待柿子发红或黄熟后采收,放于闭风处,软透后即可去皮食用。也可将青柿用温开水浸泡24小时后啃食,无涩味,但不如软熟红柿味道鲜美。
柿饼的食用方法是,去掉柿蒂,保留柿霜,或直接食用,或与干枣、杂粮混磨,作为食粮。
将柿蒂烧灰存性研末后,用黄酒冲服;或用姜汁、砂糖拌匀,炖热慢慢分次服下;或直接将柿蒂煎汤,加姜汁数滴,可治疗呃逆不止症。
民间常将柿饼粥作为健脾、润肺和止血的膳食。其做法是:将柿饼切碎(3枚即可),用粳米60克,共煮即成。此膳食适用于老人吐血、干咳带血、久痢下血、小便血淋和痔疮下血等症。一般作为夏秋节早餐或点心服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