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征】金针菜,又称金针、黄花菜、萱草、萱草花、忘忧草和鲜黄花菜等,古称忘归草或谖草,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一种,其花器可食,性凉味甘。金针菜是我国特产,主产湖北、湖南、江苏、四川、河南及陕西等地,因花蕾色黄,形似金针而名。华南地区每年8~11月上市,其余地区6~9月上市,干金针菜可全年上市。金针菜的优良产品特点包括个头均匀,肥状,色金黄并有光泽,无蒂柄,无杂质,无病斑;鲜品要嫩并保持湿润,干品不能有霉烂变质。
【营养】金针菜的营养价值非同凡响,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4.1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62.6克,能量为1151.4千焦,钙182~785毫克,磷173~385毫克,钾383~543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2.2毫克,维生素C3~17毫克,另含大量的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它所含有的蛋白质几乎与动物肉相近,胡萝卜素超过胡萝卜,钙、磷、铁、钾非一般蔬菜能比,其综合营养价值在各类蔬菜中名列前茅,所以其有特殊的香味,被人称为“健脑菜”。
【宜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金针菜除了具有上述优点之外,它含有的一种名叫冬碱的物质,具有止血、消炎、利尿和安神的功能。由于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人体发育,特别是对胎儿发育有很大的好处,因而是孕产妇必备的食品。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把金针菜看成贵如黄金的席上珍品,认为它有安五脏,利心志,健脾开胃,利湿热,宽胸膈,止血,催乳,治黄疸,舒筋活络,下膀胱结石的功能。总之,金针菜适宜性非常广泛,尤其是孕妇、幼儿、急性黄疸型肝炎、膀胱结石以及白血病人最宜食用。由于金针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素,炒食后能在体内被氧化成一种有毒物质,产生喉干、呕吐、腹胀或腹泻症状等,所以不能食用鲜金针菜。一般将其蒸煮晒干后存放起来再予食用。
【用法】可炒、煮、熘、烧、做汤,尤其可与鸡肉、猪肉一起做成红烧鸡和木樨肉上大席,民间多用它作为荤、腥、素汤的配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