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的药用价值与功效-哪些人不能吃大麦

养生之家导读:大麦的药用价值与功效是什么呢?哪些人不能吃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大麦

大麦又名稞麦、赤膊麦、饭麦、牟麦,主要产地为长江以北各省,是夏收的作物之一,既可磨粉食用,又可作牲畜家禽饲料.

大麦成分与小麦十分相似,但纤维成分比小麦多,故无小麦食用口感好.大麦主要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成分.大麦芽为大麦的加工品,成分有所改变,除脂肪和矿物质比大麦少外,其他成分均较大麦多.

大麦性味甘、咸、凉,归脾、胃经,功效为益气和胃,宽肠利水.大麦适用于食滞腹胀、泄泻、小便淋痛、水肿、烫伤者食用.

现在经常作药用的是将大麦加工成大麦芽.其主要作用为利胃健脾、助消化、疏肝气、回乳.临床常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胃满腹胀及因乳汁郁积引起的乳房胀痛等症.用大麦芽回乳,必须注意,用量过小或萌芽过短者,均可影响疗效.未长出芽之大麦,服后不但无回乳的功效,反可增加乳汁.炮制时应注意,越嫩越鲜的麦芽含酶量高,微炒对酶无影响,如炒太焦则可降低酶的活力.大麦芽既能消食化滞,又能回乳舒肝,对肝气郁滞而兼食积不化者,尤为适宜.对小儿乳积不化之吐乳,也可单用本品煎服.妇女在哺乳期内禁用大麦芽,因可使乳汁分泌减少或乳汁不出.

一、药用价值与功效

(1)小儿消化不良大麦芽60克,鸡内金30克,山楂30克.三药炒后研为细末.1岁左右,每服2~3克,日服3次.年龄大者酌情增量.

(2)突发小便淋痛大麦30克,水煎后加入生姜汁、蜜汁少许,饭前服用.

(3)麦芒人目煮大麦汁洗眼.

(4)肝炎大麦芽、茵陈各30克,橘皮15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适用于兼胸闷肋痛、食欲不振者.

(5)肾炎水肿麦芽100克,赤小豆60克,枸杞子50克.煮成稀粥,日食2次.

(6)回乳大麦芽150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大麦芽、炒麦芽各60克,水煎服,连服3日;炒麦芽150克,煎成浓汁1大碗,一日3次服.

(7)阴茎生疮大麦焙干研末加黄酒少许调和外敷.

(8)乳滞肿胀炒大麦芽60克,水煎服.

(9)烫伤大麦炒黑,研末,用香油调匀后搽患处.

(10)水肿大麦芒120克,猪肚1个,红糖50克,将猪肚洗净,大麦芒用纱布包扎紧,连同红糖共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汤,去渣喝汤食猪肚.每日2次.

二、哪些人不能吃

(1)脾虚腹胀者不宜食用.大麦益气作用较胃的功能弱,胃气不和、消化不良、腹胀者适宜食用,脾虚腹胀应健脾养胃,食用本品反可导致腹胀更为加重.

(2)糖尿病患者不宜过量食用.大麦含有较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每100克含66.3克,食用可以提高血糖,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3)肠虚滑泻者不宜食用.大麦甘凉,和胃宽肠所治泄泻为火热或消化不良所导致者,肠虚滑泻之人应温补固涩,不应食用本品,食之则肠虚滑泻病情更为加重(4)脾肾阳虚水肿者不宜食用.大麦清热利水适应于因热邪所致的小便不利或湿热蕴结所致的水肿,脾肾阳虚水肿治当温补脾肾,助阳利水,不宜食用本品.

(5)不宜久食炒熟之大麦.大麦炒熟后性质温热,健脾开胃之功明显,但久食则容易助热化火,素有内热更不适宜.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