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的食疗养生药膳与吃法_如何辨别判断月季花的真伪

养生之家导读:月季花气味芳香,具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的功效,能够进入肝经血分,善于疏肝解郁,调畅气血。那么月季花的食疗养生药膳与吃法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月季花

又名:月月红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肝经。

活血通经之常用药

月季花气味芳香,具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的功效,能够进入肝经血分,善于疏肝解郁,调畅气血。《泉州本草》中记载,月季花“通经,活血化瘀,清肠胃湿热,泻肝火,止噘,止血止痛,消痈毒。治肺虚咳嗽、咯血、痢疾、瘰疠溃烂、痈疽肿毒、女性月经不调”。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月季花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癌。

【季花小档案】

月季花又叫做月月开、月月红。主产于江苏、山东、湖北、山西等地。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1~2米。茎、枝有钩状皮刺或近无刺。小叶3~5片,少数7个叶;叶柄、叶轴散生皮刺和短腺毛;托叶大部和叶柄合生,边缘有腺毛。属蔷薇科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其药用部位为花蕾或初开放的花,一年四季均可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低温干燥后入药。现代研究发现月季花中所含成分包括

没食子酸、槲皮素、鞣质、色素等。

【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调经,消肿解毒。

主治(1)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2)用于血瘀肿痛,瘰疬肿痛,跌打损伤等。(3)捣烂外用治疗热疖疮痈等。

【真伪鉴别】

市场上常有将月季花与玫瑰花混用的现象。月季花,呈类球形,花萼长圆形,花梗较长,萼片暗绿色,先端尾尖,短于或等于花冠长,花瓣有的散落,长圆形,紫红色或淡紫红色,雄蕊短于花柱,气清香;玫瑰花,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花梗较短,萼片黄绿或棕绿色,花萼长于花冠,花瓣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紫红色,雄蕊长于花柱,气芳香浓郁。

【注意事项】

(1)月季花不宜久煎,可泡服或研末服用。(2)孕妇忌用,易动血堕胎。(3)脾胃虚弱者慎用。(4)月季花内服入汤剂常用量为3~6克,多用或久服会引起大便稀薄、腹泻等不良反应。

【药膳养生】

1.调经止痛

月季花粥:粳米100克,煮粥,加入月季花15克,再用红糖调味即可。

2.消肿止痛

双花茶: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红茶3克。研细末,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消肿止痛。

3.抗菌解毒

月季鲫鱼汤:月季花6克,沉香15克,炒芫花9克,搓碎,装入鲫鱼腹中,用线缝合,加入水、料酒各半炖熟,喝汤食肉。适用于瘰疬未破者。注意,芫花有毒,服用此方前请咨询医生。芫花不可与甘草同用。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古今验方】

1.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

月季花15克,当归15克,香附15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

2.治疗颈淋巴结结核

月季花15克,鲫鱼一条,共煮成汤,服用。或将月季花捣烂外敷与患处。

3.治疗口腔溃疡

带花萼的新鲜月季花捣烂,加蜂蜜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连续3~5次。

4.治疗赤白带下

月季花12克,水煎服。可治赤白带下。

5.疏肝理气,活血通经

月季花15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适量红糖即可。用于治疗女性闭经。

6.预防血黏度偏高

新鲜月季花10克,冰糖25克,水适量,煎煮20分钟,连花带汤饮用,分为早中晚3次。适用于肺虚咳嗽,咯血,连服有效,并能够预防血黏度偏高。

止血药是以制止体内或体外出血为主要作用,治疗出血病症的一类药物,包括地愉、槐花、白茅根、侧柏叶、大蓟、羊蹄等。出血症包括咯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外伤出血等。中医理论认为,出血除了外伤的原因,还可由于血热妄行、脾虚不能统摄血液、瘀血阻滞、血不循经等引起。临床应用止血药时需辨明出血原因而配合清热凉血药、益气健脾药、活血祛瘀药等,标本兼治。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出血症,出血过多,都会引起阴血亏虚,机体虚弱,轻者头晕眼花,重者气随血脱可能会危及生命。如果气虚欲脱,使用止血药缓不济急,此时须配以大补元气之药(人参等),以益气固脱,挽救生命。另需注意,有些止血药有凉血、止血或收敛止血的功效,易恋邪留瘀,故出血兼有瘀血者不宜单独使用。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