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
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是由乳头瘤空泡病毒引起的表皮新生物,它的致病常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中医学称本病为“扁瘊”,其病因病机多是风热之邪搏于肌肤,或肝火或血虚导致气血凝滞郁于肌肤所致。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疗效不够理想,中医药采用活血化瘀疗法却有其独特优势。
【病案举例】
戴氏用本方加减治疗扁平疣21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治疗药物组成:桃仁、红花、熟地、当归、赤芍、白芍、川芎各9g,山甲、板蓝根、夏枯草各15g,首乌6g.上药用1000ml冷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煮开后,再以文火煎煮15分钟,每日1剂,分3次温服,饭后服用,10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疗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皮损消退,无新出皮疹;好转:皮疹较前变平,消退30%以上或有个别新疹出现;未愈:无皮疹变化或消退不足30%。治疗结果:治愈164人(76.28%),好转34人(15.81%),未愈17人(7.91%)。总有效率为92.09%。康氏用桃红四物汤加转移因子治疗本病24例,并设对照组15例。认为中药口服与外洗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但作用缓慢,病程长,病人不易坚持,加用转移因子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因此主张本病宜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中药采用:生地12g,丹皮9g,赤芍9g,三棱9g,莪术9g,桃仁9g,红花6g,僵蚕9g,茯苓皮30g,薏米仁30g,丹参6g,甘草4g。皮损褐色者加用石见穿30g。每日1剂,加水煎,头煎2次口服,第3煎擦洗皮损处。女病人月经期停用。同时使用转移因子3U肌注,每周1次。对照组单用上述中药。疗效标准:1个疗程后皮损消退为痊愈;皮损明显变平,皮损数消退80%以上为显效;皮损略变平,皮损数消退50%为有效;皮损无变化者为无效。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占63%),显效5例(占20%),有效4例(占1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1例(占6%),显效3例(占20%),有效7例(占47%),无效4例(占27%),总有效率6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