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是指转子下至股骨髁上的股骨骨折,临床上很常见,男多于女、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壮年。多由强大暴力所致,碰撞、挤压、打击等直接暴力引起者多为横断或粉碎骨折、且软组织损伤较严重;间接暴力引起者多为斜形或螺旋骨折,均属不稳定性骨折。儿童则可能为不全或者青枝骨折,属稳定性骨折。股骨干骨质甚为坚强,血运丰富,股骨干周围有丰富的肌肉包绕,折端受肌肉强力牵拉而易有较大移位。骨折后,由于剧痛和出血,早期可合并血虚气脱。
【病案举例】
李某,男,5岁。于1998年4月18日初诊。患儿于昨晚不慎从二楼阳台摔下,损伤右大腿,剧烈疼痛(无昏迷及呕吐),啼哭不止,不能站起,活动受限。症见右大腿肿胀畸形、压痛(+),可扪及骨擦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涩。X线检查示:右股骨中段横型骨折,且重叠移位。此为外伤,致右股骨骨断筋伤,气滞血瘀。骨折必伤血脉肌肉,血溢脉外,瘀于肌腠,不通则痛。故患部疼痛肿胀。骨折致重叠移位,则患肢畸形且扪。;、
及骨擦音。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象。治当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复位后固定;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桃红四物汤加味:熟地、当归、赤芍、红花、桃仁、泽兰、延胡索、五灵脂、甘草、三棱、牛膝各10g,川芎8g.10剂。中药煎汁400ml,分3次口服。复诊,见患肢肿胀已大消,且疼痛明显减轻,X线检查: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故以原方中去三棱、五灵脂、泽兰,加骨碎补、续断、自然铜各10g,续服10剂。再诊,患肢瘀肿全消,且X线片示骨折部已有骨痂生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