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变紧、变硬、纤维化为临床特征的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了,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本病属中医“皮痹”范畴。多在气血不足,卫外不固的前提下,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或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生,凝于肌表,气血痹阻以致瘀血形成,属本虚标实之证。
【临床应用】
曹氏用九味羌活汤合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治疗本病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药物:羌活12g,防风12g,苍术12g,川芎12g,细辛3g,白芷12g,炒黄芩12g,生地黄15g,甘草6g,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5g,赤芍15g。每日1剂,连服15剂为1疗程。气虚者加黄芪、白术、灵芝;病程较长、阳气虚衰者去炒黄芩加淫羊霍、菟丝子。若患者出现肺、心、肾、消化道等脏器受累明显症状,则根据标本缓急,随证治之。结果:。。
治疗1~4个疗程后,9例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据1982年全国风湿病会议关于硬皮病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主要症状消失,皮肤基本变软,各种脏器系统的病变大部分控制,实验室检测指标大部分项目恢复正常,6例。有效:部分症状、体征消失,皮肤基本变软,各种脏器系统的病变部分控制,实验室检测指标部分项目恢复正常或有所好转,3例。
【病案举例】
李某,女,31岁。1997年5月26日初诊。全身皮肤变黑,四肢关节疼痛1年;全身皮肤变硬5个月。于1997年5月经皮肤活检病理切片等有关检查,确诊为系统性硬皮病。症见:全身皮肤发硬,紧绷感,广泛性色素沉着,皮肤干燥无汗,四肢关节痛,屈伸不利,膝软无力,神疲,脱发,口干苦,饮食、睡眠、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患病前半年曾吸产一孩,产后身体较弱。既往史无特殊,心肺肾功能正常。肝功能:ALT67u/L,AST50u/L,GGT65u/L,3项转氨酶指标均高于正常。
四诊合参,属中医“皮痹”范畴,乃由于产后气血亏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外袭,凝于肌肤,气血痹阻所致。
治宜散寒除湿,通络行痹,养血活血,方用九味羌活汤合桃红四物汤:羌活12g,防风12g,苍术15g,川芎12g,细辛3g,白芷12g,生地黄15g,炒黄芩12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2g,甘草3g。每日1剂,连服15剂后,病情有所好转,守方再继续治疗将近2月,四肢关节痛除,活动灵活,皮肤变软,紧绷感消除,色素沉着减少变浅,精神转佳,脱发减少,肝功能复查正常,嘱其继续服药调治,以巩固疗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