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
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本病多由外源性原因引起,如链球菌、支原体、寄生虫感染、食用某些动物蛋白、接触化学物质及虫咬、蜂蜇等,是通过免疫机理而引起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继之小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和微血栓形成属中医学之血证范畴。系血热妄行所致,多属实热证,虚证较少离经之血瘀滞而成紫癜,故对紫癜及紫癜性肾炎在治疗上活血化瘀至关重要。本病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无症状尿检异常5型。其中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较差,部分可成为难治性病例。西医目前对紫癜性肾炎缺乏特效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本病疗效较差。近年对难治性紫癜性肾炎在早期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病案举例】
徐氏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加用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34例。治疗方法:①中药治疗:34例同时合用桃红四物汤,并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加用其他中药。34例中有实热证者16例,佐以清热解毒药;有脾气虚证者10例,加用健脾益气药;有肝肾阴虚者8例,加用滋阴清热药。1个月为1个疗程。②肝素治疗:34例全部使用肝素治疗,每日50~100mg,静脉滴注。疗程亦为1个月。使用肝素前测定试管法凝血时间和血清钾,治疗中每周复测1次。若发现凝血时间大于20分钟或高出用药前2倍,血清钾>5.5mmol/L时,应立即停药,34例中无1例发生此情况。判断疗效标准:凡尿常规中蛋白转阴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8及(或)血尿消失、12小时尿沉渣计数红细胞<50万为痊愈。蛋白尿及(或)血尿减少30%以上者为缓解。蛋白尿及(或)血尿减少30%以下者为无效治疗结果:通过上述治疗,34例中10例痊愈(29.3%),15例缓解(44.1%),6例无效(17.6%),3例死亡(9.0%),总有效率73.4%死亡3例中,其中1例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另2例为肾病综合征,在使用细胞毒药物过程中死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