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减治过敏性结肠炎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逍遥散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和配方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过敏性结肠炎

慢性过敏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医方考·泻门》

云:“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于实,脾责之于虚,逍遥散一方重为肝郁脾虚而设”。方中用柴胡疏肝气,解郁结以顺肝性,当归、白芍养肝血柔肝体以和肝用配伍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既可使脾健而不受肝乘,又可使脾能化生气血以养肝。而炙甘草之用亦有深意,一可助苓、术以补脾气,又可同白芍以缓肝急,止疼痛。薄荷、生姜意为取薄荷辛散之性,助柴胡疏肝,生姜温中之性,合当归以暖气血,增加当归养血之功。全方体现了肝脾并治的大法,实为治疗肝郁脾虚泄泻的良方,此外临证时还应随证加减,标本兼治。

【病案举例】

谢氏以逍遥散化裁治疗慢性过敏性结肠炎97例97例皆为门诊病人,均有典型的反复发作的腹泻、脐周及左下腹腹痛史,查大便常规正常,大便细菌培养阴性,乙状结肠镜检查亦未发现异常,诊为过敏性结肠炎。其中女59例,男38例;18~30岁26例,31~40岁39例,41~50岁23例,51~60岁1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病程3个月之内者4例,3月~1年者26例,2~5年者33例,6~9年者24例,10~15年者6例,16~20年者4例。因情绪诱发者71例,感寒而发者16例,饮食不当而发者10例。辨证基本属肝郁脾虚。治疗方法:采用基本方:柴胡、炙草各10g,当归15g,白芍、白术、茯苓各9g,生姜7g,薄荷3g。因情绪波动而诱发者去茯苓,加柴胡至15g,菖蒲、郁金各10g;受凉后诱发者,加吴萸10g,肉桂6g;因饮食不当诱发者加枳壳10g,焦三仙各9g;痛重者加玄胡15g,木香9g;脾肾阳虚者加山萸肉15g;脱肛者加黄芪30g陈皮15g,升麻、金樱子各9g。水煎,早晚两次分服,每天1。疗效评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无黏液,半年内不复发;好转:服药期间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大便成形或次数减少,偶有黏液,停药后又复发;无效:服药期间诸症无任何改善。97例中治愈68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其中服5剂症状消失者45例,服9剂症状消失者23例,服20剂症状消失者26例。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