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减治病毒性心肌炎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临床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疾病,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临床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疾病,其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清楚,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长,在小儿心肌炎中占重要地位。

【病案举例】

1.张某,女性,11岁。1990年3月12日初诊。患儿20天前患重感冒,经治疗而愈。近来自感心悸阵发,胸部闷痛难受伴有头晕,时自汗出。西医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刻诊:面色萎黄,唇色晦滞,神疲乏力,四肢欠温,纳差怕冷,二便尚调,苔薄润,脉细涩。辨证为心阳不宣,营卫失和,脉络瘀阻。患儿营卫失和致心阳受损,脉络瘀滞,用桂枝汤扶心阳,通卫达营,参以益气活血药物,达到了心阳得伸、瘀滞俱开的目的。处方:桂枝6g,赤白芍各6g,当归10g,丹参10g,太子参12g,枳壳3g,生姜2片,大枣4枚,炒谷芽10g,炙甘草6g.5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心悸、胸闷胸痛减轻,纳谷渐香,唯寐差,梦中惊叫。上法尚合,仍步前意,原方去生姜,加麦冬6g,五味子6g,6剂

三诊:胸闷胸痛已平,心悸偶见,唇色转润,汗止,纳香。

二诊方中炙甘草改生甘草3g,当归改6g,续服6剂。药后诸症悉平,精神转佳。

2.郁某,男,13岁。1993年4月16日初诊。一年前患儿感冒后出现心悸、汗多、气短、神疲等症不除。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经住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曾好转出院。但停药后心悸又作,动则汗出,不能活动。刻诊:心悸,胸闷,胃纳不佳,时腹自痛,脉结代,苔薄白。本病是风湿、风热毒邪既未能透泄于外,又未能及时清解于内,以致邪气内郁于心,耗伤心气所致。到后期多表现正虚多邪实少。本病以气虚、营卫不和为主,故以桂枝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处方:桂枝、白芍、五味子各9g,炙甘草6g,党参、焦白术各10g,茯苓12g,丹参15g,生姜2片,红枣10枚。服7剂后胸闷、心悸渐减,纳增。

原方再服1周,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巩固治疗1个月,复查心电图,早搏已消失,心律正常。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