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白细胞低于4000/mm3,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病因很多,包括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多种药物诱发、化学物质中毒、放射线损伤、造血系统疾病和累及骨髓的恶性疾病、脾大以及部分先天和遗传性疾病或获得性疾病等均可引起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的动力学变化而发生本症。患者常表现倦怠乏力、头晕、易感染而有发热等症状。白细胞减少症属于祖国医学“虚劳”
范畴。根据中医脾藏营、肾藏精、肝藏血理论,其根本系阴血不足,脾肾两虚及某些药物、化学物品、放射性物质等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伤及营血,使肝脾肾更亏、均能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桂枝汤具有调和气血、健脾运、通阳温肾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本病。
【临床应用】
颜永潮以桂枝汤加虎杖、绞股蓝、黄精等治疗白细胞减少症35例。70例患者随机分为桂枝汤加味治疗组35例(以下简称治疗组)与鲨肝醇对照组35例(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男23例,女1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20~60岁,病程90天~2年。病因:原因不明者40例(全血化验指标均降低者,不作观察对象),继发于慢性肝炎者20例,病毒性心肌炎者3例,化学物品接触中毒者2例,服抗痨、镇痛抗生素等药所致者5例。70例均为3次检查白细胞计数连续90天以上低于4×109/L,属单纯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以低热、倦怠乏力为主,伴见头晕或耳鸣、少气懒言、失眠心悸、畏寒或五心烦热、纳差便溏、腰酸膝软、消瘦或浮胖、易反复感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数或细迟。治疗组以桂枝汤加味:桂枝10g,炒白芍20g,炙甘草6g,大枣10枚,生姜10g,虎杖20g,绞股蓝30g,制黄精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对照组用鲨肝醇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100mg。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不效可再观察1个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物。治疗30天后复查血象,统计疗效。治疗结果:两组均于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35例,服药10剂后白细胞回升,至15天达到高峰,治愈(白细胞总数达4×10/L以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于1.8×10/L)25例,占71.43%;好转(停止治疗后白细胞数又下降,但较原水平有上升,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9例,占25.71%;无效(症状无好转,血象无改变)1例,占2.86%;总有效率97.4%。对照组35例,治愈8例,占22.86%;好转18例,占51.43%;无效9例,占25.71%;总有效率74.29%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
【病案举例】
王某,女,37岁。1991年12月10日初诊。反复头晕,倦怠乏力,低热2年,加剧7天,伴畏寒、懒言、心悸、眠差梦多、腰膝酸软等症。查:心肺听诊(一)肝脾未触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迟。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6×10/L;心肺胸透、心电图、腹部B超、肝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
中医辨证为虚劳,属营血亏损,脾肾两虚。治以健脾温肾,调和气血。处方:桂枝10g,炒白芍20g,炙甘草6g,大枣10枚,生姜10g,虎杖20g,绞股蓝30g,制黄精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0剂后低热退,头晕、倦怠乏力、失眠、心悸等症明显改善。复查血象3次,白细胞总数均4.1×10/L以上,疗程结束时升至4.9×10/L,再服上方7剂,以资巩固。随访1年,白细胞总数正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