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不孕症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不孕症

凡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或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又连续2年未再受孕者,称不孕症。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古称“全不产”;后者为继发性不孕,古称“断绪”。中医学认为不孕症的病因主要为肾虚、肝气郁结、瘀滞胞宫痰湿内阻。

西医认为受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卵巢排出正常卵子;精液正常,有正常性生活;卵子与精子能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成为受精卵,并能顺利地输入子宫腔内;子宫膜已准备充分,适合于受精卵着床。此环节中任何一个异常,便可导致不孕症。女性不孕的因素以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居多。排卵障碍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乱导致持续不排卵,主要原因有:①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包括下丘脑性无排卵、垂体功能障碍引起无排卵②卵巢病变,如先天性卵巢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性肿瘤、卵巢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③肾上腺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也能影响卵巢功能导致不排卵。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伞端闭锁或输卵管黏膜破坏时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此外,输卵管发育不全、盆腔粘连也可导致不孕除了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外,子宫畸形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宫颈黏液功能异常、柴胡疏肝散可疏肝解郁,活血通络,临床变通应用此方化裁治疗肝郁型不孕症。

【临床应用】

严氏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治疗不孕症12例,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方法:陈皮10g,柴胡12g,川芎0g,香附12g,枳壳、芍药各10g,甘草3g。偏肾虚加狗脊10g,菟丝子20g,巴戟天、女贞子、枸杞子各10g,杜仲15g。偏血瘀加泽兰、当归、郁金、桃红、牛膝各10g。偏痰湿加胆南星、半夏、茯苓、神曲、苍术各10g.1剂2次煎服,月经后开始服药,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12例均怀孕,其中服药3个疗程怀孕2例,4个疗程怀孕5例,5个疗程怀孕3例,6个和8个疗程怀孕各1例。总有效率100%。

【病案举例】

1.徐某某4,女,32岁,医务工作者,27岁结婚未孕。1999年11月28日初诊,每次经期前后不定,量时多时少,经行不畅,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嗳气叹息,苔薄白、脉弦细,每次经行时易感冒。

治拟疏肝理气、调整冲任、补肾。主方:柴胡疏肝散加泽兰、麦冬各12g,丝子20g,巴戟天、狗脊各10g,防风6g,黄芪30g,白术12g。经服1个疗程,月经较以前按时,量适中,乳房胀痛好转。本次月经来前未感冒,其他症状同前,原方去防风继服2个疗程,月经未见来潮。1周后尿检阳性而孕。

2.石某1,女,26岁,已婚。1993年4月12日初诊。主诉结婚三年不孕。现病史:患者15岁初潮,周期30天,经行5~6天,量多。色深红,经来两乳房胀痛,两少腹疼痛,怕冷,四肢不温,少腹发凉,纳差,已婚3年不孕。经妇科检查称双侧输卵管不通。舌象:舌质暗。脉沉弦而缓。辨证为肝郁气滞、寒客胞宫治以疏肝解郁、温经散寒,药用柴胡、川芎、香附、白芍、枳壳各12g,陈皮、干姜各10g,甘草3g,胡芦巴15g。服4剂后,食纳增,两乳房不胀痛,但仍有两侧少腹胀痛,小腹发凉,遂增加温宫散寒之力,药用:柴胡、川芎、香附、枳壳各15g,橘核、荔核、乌药、胡芦巴、干姜各15g,延胡索、陈皮各10g,嘱服15剂。5月18日,上方15剂后,停经40天。查妊娠免疫实验阳性。于194年2月正常分娩一男孩。

3.李某,女,27岁,已婚。1993年1月10日初诊。自诉:结婚5年不孕。现病史;平素月经期正常,色正,量中等,白带量多色黄,有臭味。乳房及少腹疼痛,伴手足心热。头晕痛。小便频数刺痛。结婚5年不孕,经妇查为双侧输卵管不通。舌质暗红,脉弦数。

辨证;湿热下注。肝郁气滞。治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药用:柴胡、香附、川芎、白芷、枳壳、银花各12g,瞿麦、扁蓄各20g,木通、车前仁各12g,延胡索6g.1月13.日夏诊,上方服三剂,双侧乳房及少腹疼痛减轻,小便正常,仍有少许白带,色已不黄,仍以前方去瞿麦、扁蓄,加川断、莲米须、紫花地丁各20g继服15剂。上方进15剂后于2月15日停经45天,查乳胶试验阳性,而后足月分娩一男孩。

4.王某,女,28岁,已婚。于1993年2月10目初诊。主诉:婚后6年不孕。现病史,患者15岁月经初潮,周期40~50天,经行5~6天,量少色紫红,稍有血块。经前两乳房胀痛,经期两侧少腹疼痛,腰酸,婚后三年不孕。妇科检查系双侧输卵管不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而弦。辨证属肝郁气滞,肾亏血虚治以疏肝解那,补肾养血。药用柴胡、香附、白芍、枳壳、川芎、当归各12g,熟地、杜仲、菟丝子、枸杞各15g。嘱服3剂。自1993年2月10日起,连服30剂,症状逐步好转,月经周期正常。量中等,色红,乳房少腹疼痛消除。于3月12日就诊时月经过期10天未至,且伴轻度恶心,腰微酸痛,脉弦滑,拟以清热和胃止呕之剂嘱观察二周后怍乳胶试验结果阳性。同年8月28日随访,已妊娠6月。

5.谢某,女,30岁。1996年3月7日就诊。主诉婚后3年未孕且乳房胀痛,平素性格内向。3年前出现经前半月开始乳房胀痛,至月经来潮方缓解,曾服用延胡索止痛片、七制香附丸均效差。近半年疼痛加剧且有硬结,痛如针刺,不能触摸,局部不红,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色黯有血块,双侧腋窝淋巴结肿痛,观其舌暗红、苔白腻,脉沉弦。症属气滞血瘀,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味,处方如下:白芍、延胡索丝瓜络、郁金各15g,陈皮、枳壳、茯苓、夏枯草、青皮、当归、川棟子各12g,柴胡、香附各10g,川芎9g,甘草3g,1日1剂水煎分服,于经前半月始感乳胀时服用,5剂后疼痛大减,患者未继续用药下月复诊,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守上方再服5剂,症状基本消失,继以上方制成散剂,每次5g,1日3次服用,3个月后诸症消失而怀孕。

按: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肾主生殖,不孕与肾的关系密切,并与天癸、冲任、子宫的功能失调,或脏腑气血不和,影响胞脉胞络功能有关。《石宝秘书·子嗣论》:“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十病者为:胎胞冷、脾胃寒、带脉急、肝气郁、痰气盛、相火旺、肾水度、督脉病、膀胱气化不利、气血虚”。本组12例均属肝郁型的不孕症。七情不遂,肝气郁滞,或求子心切,肝气不舒,或肝阴不足,肝失所柔,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不能相资,以致不孕。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枳壳理气疏肝,助柴胡以解肝郁;川芎行气活血止痛,又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陈皮理气,上述诸药共奏舒肝平肝行气活血,调理冲任之功。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