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癔病性瘫痪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癔病性瘫痪

癔病性瘫痪是癔病中出现以运动障碍为主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以弛缓性瘫痪或轻瘫为主要特征。可为截瘫、偏瘫和单瘫。体格检查时腱反射正常或增强,无病理反射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肌肉萎缩。

在无人注意时或患者注意力转移时,可出现瘫痪肢体的活动。瘫痪肢体可伴有感觉障碍,但不符合神经解剖分布规律。症状可因暗示而加重或减轻。癔症性瘫痪的病因,以青年女性多见。此病的发生往往存在有癔症特殊性格基础,由于精神刺激、不良的环境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而发病。

【临床应用】

师氏88近几年在临床工作中诊治13例本病患者。均采用柴胡疏肝散为主加味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师氏采用基本处方:柴胡10g,陈皮10g,芍药10g,枳壳10g,香附10,川芎10g,桑枝15g,丝瓜络15g,木瓜15g,草10g,地龙15g,郁金10g肝郁血瘀者加用丹参、桃仁、红花、姜黄等活血化瘀之品;肝郁痰阻者加茯苓、薏苡仁、菖蒲等化痰之品;肝郁血虚者加当归、熟地等养血之品。1剂1天,取汁400ml,早晚各服200ml选13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32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年半;以上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2例,肝郁血瘀4例,肝郁痰阻2例,肝郁血虚5例。结果:痊愈(症状消失,坚持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11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偶有部分症状出现,但能坚持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1例,无效1例(中断治疗)。疗程最短者2周,最长者3个月。

【病案举例】

蒋某,女,17.岁,1999年9月22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因高考落榜,与父母发生争吵,致心情不舒,少言寡语,此后先后出现两次下肢不能站立行走,均在几天后自行缓解。经常感觉胸闷,两胁胀痛,叹气连声,月经错后1周,色深量少有血块,经期小腹疼痛。3天前又突发右腿不能站立行走,伴右小腿疼痛,舌暗有瘀斑,脉沉弦。查:四肢脊柱无畸形,各项常规化验及脑CT均无异常,右下肢不能活动,感觉迟钝,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中医辨为肝郁血瘀,筋脉不畅,血不荣筋。治以解郁活血,通脉荣筋。处方:柴胡10g,陈皮10g,芍药10g,香附10g,川芎10g,丝瓜络15g,木瓜15g,牛膝10g,郁金10g,当归20g,桃仁10g,红花10g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周后已能站立慢慢行走,其他诸症悉除,巩固治疗一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曾发病。

按:癔病属于中医学“郁证”、“脏燥”等范畴,而癔症性瘫痪则以肢痿为主,又可归属“痿证”范畴。如《临证指南医案》认为系肝肾肺胃四经之病,气血津液不足是形成痿症的主要因素。肝有藏血荣筋、主运动之功能,肝脏有病,筋爪不能所主,即可出现肢体痿弱不用。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之功效,主治肝气郁结、胁肋胀痛、往来寒热之证。采用本方加用舒筋活络药治疗本病,是针对本病始在肝,最后出现肢体痿弱不用,即精神刺激,情志所伤,导致肝郁气滞之故。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