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在中医学中属“中风”范畴。偏瘫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中医学认为,中风偏瘫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是指患者正气亏虚,即脏腑精气阴血之不足,标实是肝阳上亢之动“风”,肾阴不足之虚“火”,脾不健运之“痰(湿)”,即指“风”、“火”、“痰”这三种病理产物壅盛以致血瘀之象。
【临床应用】
洪天启用桂枝茯苓丸加味,药用: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白芍、当归尾、牛膝各10g。气虚者加黄芪30~75g;阳虚者加淫羊藿、杜仲、巴戟天各10g;阴虚阳亢者桂枝减半,加生地黄、玄参、钩藤各15g,石决明15~30g;湿盛者加半夏、胆南星、天麻各6g;语言謇涩者加石菖蒲、远志、郁金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卒中偏瘫67例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38~82岁,病程2天~6个月。脑出血19例,脑血栓形成45例,脑栓塞3例,并发高血压20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2例。本组病例都符合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补标准,并经CT证实。方法:①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并随症加减。②部分病例加针灸或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疗程30~50天。疗效:基本痊愈31例,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2%。
牛俐等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方药组成:桂枝6g,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各12g,地龙10g,瓜蒌30g,黄芩9g,生大黄3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头痛、头胀者加天麻9g,生白芍12g;全身乏力、气短者,加生黄芪30g,当归6g治疗脑梗死患者24例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42~71岁,治疗方法:给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根据“中医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本组经治疗基本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
【病案举例】
张某,男,58岁,1998年8月初诊。患者晨起后突感左侧肢体活动受限,伴语言不利。诊见左侧肢体肌张力降低,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头颅CT检查示脑梗死。辨证为瘀血、痰浊阻络,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投予桂枝茯苓丸加味,并配合对症支持治疗,14天后基本痊愈出院。
按:脑梗死多发生于老年人,常因情志不畅、饮酒饱食等诱发。
此类患者多平素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肾虚无以藏精化气而致元气不足,血行无力而瘀血内生,脏腑气机逆乱挟痰挟瘀,瘀血痰浊瘀阻脑络而致肢体偏瘫,言语障碍,故治应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桂枝茯苓丸配合瓜蒌、黄芩、地龙、生大黄等清热化痰通络之品,共奏活血化瘀、清热化痰之效,促进患者康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