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加减治心悸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桂枝茯苓丸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心悸

心悸是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等使瘀血内生,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导致病人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

【临床应用】

骆淑媛用桂枝茯苓丸加减,药用:桂枝12g,茯苓15g,赤芍12g,桃仁6g,红花6g,党参15g,黄芪15g,远志10g,丹参9g,降香10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心悸,效果显著。

【病案举例】

黄某,女,58岁,因心悸反复发作2年、加重1天于2004年9月15日初诊。患者近2年来常于劳累或受凉后自觉心悸、头晕、乏力,偶感胸闷,休息后缓解。昨日因劳累上述症状加重,心悸持续不解,故特来求诊。诊见:心慌,乏力,气短,时感头晕,精神差,体力明显下降,面色苍白,舌淡暗苔薄,脉细结代。急查心电图示:室性心律不齐、心肌缺血。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心阳不足、心失温养、心脉血行失常。治以温通心阳、宁心定悸之法,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减。药物组成:桂枝12g,茯苓15g,赤芍12g,桃仁6g,红花6g,党参15g,黄芪15g,远志10g,丹参9g,降香10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3剂,心悸、头晕明显好转,守原方随症加减又服10剂,自觉各种症状消失。9月29日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图正常。

按: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五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除癥块的作用。近年来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本方不仅可以治疗妇科疾病,还可以治疗心悸等多种内科病证,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心悸乃心系常见病。《诸病源候论》云:“心藏神而主血脉,虚劳损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心脏属火,以阳气为本,其发病以气虚阳虚多见。患者劳累体虚,耗损心阳,心阳不足,无力鼓动心血运行,血行不畅,心脉不通,心动失常,故党参、黄芪、甘草温补心阳,采用赤芍、桃仁、红花、丹参、降香活血通脉,采用茯苓、远志宁心安神以定悸。全方通补兼施,标本兼顾,诸药相配,使心阳得温,心脉得通,心悸得止,故疗效显著。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