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加减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发病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失调有关。

祖国医学称此病为“口疮”,病因不外虚实两端,实证由过食辛辣厚味或嗜饮醇酒,致心脾积热,复感风、火、燥邪,热盛化火,循经上攻于口而发;或因口腔不洁,或被损伤,毒邪乘机侵袭,肌膜腐烂而成病。

《圣济总录》曰:“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盖口属脾,舌属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积热,传之脾土,二者俱蓄热毒,不得发散,攻冲上焦,故令口舌之间生疮肿痛虚证由素体阴虚,加以病后或劳累耗伤真阴,伤及心肾,阴液不足,虚火上炎口腔而发病;或因久病,阴损及阳,阴血不足,阳气亦虚,致心脾两虚《寿世保°

元》曰:“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心脾积热所致口疮多病程短,正邪俱盛,可用清热泻火之品直折其热。复发性口腔溃疡多数为阴虚火旺所致,虚为不足,故溃点灰白,无口渴,许多患者并无舌红少苔,表现为舌质淡红或边尖红,苔可正常,大便略干或正常。故予以四物汤合导赤散加味,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临床应用】

霍氏2以四物汤合导赤散为基础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明显。30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1例;年龄8~52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年;均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一月一发或数日一发,多数接受过西医治疗。临床表现为口腔内唇、颊或舌体可见黄豆大小或米粒大小溃疡,少则2~3个,多则数十个,表面灰白,周围颜色淡红或不肿,伴疼痛,重者影响进食,反复发生,迁延不愈,口渴不显,大便略干或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沉细。药用:当归、茯苓各15g,川芎、陈皮、竹叶、木通各6g,白芍、生地、天花粉、玄参、连翘、砂仁、生蒲黄(包煎)各10g生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每次200ml连服7天,重者10~12天。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治愈:口腔溃疡全部消失,黏膜恢复正常,无复发;好转:溃疡近期消失,但仍有复发,发作次数及程度较治疗前减轻;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治疗结果:治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病案举例】

患者,男,37岁,2004年8月13日初诊自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8年,每20~30天发作1次,多次口服中、西药物及行封闭、针灸治疗,仍复发不止,近日又出现口腔溃疡10天。诊见:口腔内唇、颊、舌边尖可见5~6个大小不等溃疡,表面灰白,周边微红肿,疼痛入夜尤甚。患者饮食一般,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断:口疮(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治宜养阴清热,引热下行。方用四物汤合导赤散加味。方药:当归、茯苓各15g,白芍、生地、天花粉、连翘、玄参、生蒲黄各10g,竹叶、木通、砂仁各6g,生甘草5g炒麦芽15g,1剂/天,水煎分早晚2次服,共5剂。数月后又来诊,自诉服后溃疡全部愈合,有时似有复发征兆,但第2天即消失。嘱以六味地黄丸和保和丸连服2个月以善后,并清淡饮食,忌辛辣之品以防助热伤阴。至今1年余未见溃疡发生。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