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有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体征为成簇的水疱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初起为丘疹,进而变成水疱,围以红晕,以腰肋部和头面部发生最多,疼痛为主,重者难以着衣。
中医学称此病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医宗金鉴》记载:“此症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外科启玄云:“缠腰火丹,一名火带疮,俗名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本病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而化热蕴湿;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外泛肌肤,复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发。再则邪阻经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病之后期常迁延疼痛。
本病是由肝、脾、肺三经热邪蕴炽而成,有干、湿之分:干性者灼热刺痛,湿性者破口渗液、较干性者痛甚。疱底红润是属脾血不和,肝郁气滞;灼热疼痛是湿热伤脾,火毒蕴肺;烦躁不寐是毒扰心神。据其表现为潮红煽疼,继之起丘疱疹、水疱等症象,此病乃由肝胆火盛、湿热内蕴,又感受毒邪,以致内外合邪火毒湿热搏结皮肤、壅滞肌表、郁阻经络气血而成。其治疗当重在清火解毒祛湿,兼以疏通经络气血,令火、热、湿、毒之邪得除,经络通气血和则病可痊。
【病案举例】
庄建西介绍:魏某,女,82岁,2002年1月21日以双侧胯腹部奇痛3天就诊。患者家住农村,平素身体健康,操持着较重的家务劳动。5天前来到新乡儿子家,刚刚休息了天就突发两胯腹部疼痛,奇痛难忍,夜不得眠。即诊:局部不红不肿右寸脉、左尺脉弦大有力,舌质、舌苔无明显异常。中医诊断:蛇串疮据以往经验,蛇串疮发于胯腹部者水疱不易透出,极易造成误诊,治疗以乌梅丸为主随症加减,疗效甚佳。处方:乌梅15g,黄连10g,黄柏15g,川花椒10g,桂枝12g,干姜10g,附子10g,细辛10g,当归20g,党参30g,川牛膝15g,苍术15g,辽沙参30g,黄芪30g服药当天疼痛大减,睡眠良好。服药第二天右胯部出现成簇水疱,面积7cm×5cm。以后加减用药12剂,疼痛轻微,停止治疗。4~5周以后疼痛才逐渐消失。
按:蛇串疮发于胯腹部者多见于老年人,每因水疱不透而误诊。
1例女性63岁病人,曾按腰腿痛治疗半年多,忍受了长期的剧痛。1例男性65岁病人在某医院靠注射哌替啶度日,被怀疑为瘾君子,造成了医患矛盾。此后用乌梅丸随症加减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另外,蛇串疮多发于单侧不超过正中线,而发于胯腹部者常常会双侧同时发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