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加减治泌尿系感染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泌尿系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泌尿系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将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物通过尿的形成排出体外,以维护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泌尿系感染常见的有下泌尿道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和上泌尿道感染(输尿管炎和肾肾炎)。下泌尿道感染可单独存在,而上泌尿道感染则一般易伴发下泌尿道炎症,因此临床上二者不易严格区分。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最多见,占47%~63%,其次为葡萄球菌、副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变形杆菌等,少数为产碱杆菌和绿脓杆菌,亦有真菌、病毒和支原体、原虫感染。好发于女性,尤以妊娠和产褥期发病率为最高。临床以小便次数明显增多,排尿时急迫、疼痛、寒战、发热、腰痛为特征。如反复感染,可变为慢性。

【病案举例】

1.患者,女,因食鼠药中毒、昏迷,于1998年5月17日急诊院。入院即给留置导尿,用乙酰胺5天对患者进行解毒抢救。但因乙酰胺的不良反应,患者出现血尿,在留置导尿10天内,未用其他任何抗菌素,仅用4%云南白药液2次/天冲洗膀胱,为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取得很好的疗效。方法:①配制4%云南白药液:将4g云南白药溶解于100m0.9%氯化钠溶液内,配制成含4%云南白药的无菌溶液。②按无菌技术操作,将一次性输液器一头插入现配制好的溶液器中,另一端取下针头与留置导尿管连接,待溶液灌注完毕,夹闭尿管15~20min,然后放出冲洗液。③每日定时冲洗膀胱2次,溶液现配现用,每次冲洗完后,用1%的新洁尔灭涂擦尿道外口1次④每日更换尿袋1次,注意观察尿量、尿色及气味的改变。

按:昏迷时间长、长期留置导尿,易发生逆行泌尿系感染,常规均用呋喃西林或其他抗生素溶液冲洗膀胱。此例患者长期留置导尿,且为血尿,更易发生泌尿系感染,仅用配制的云南白药液冲洗,并对冲洗前、中、后尿液进行培养,均无菌生长。云南白药无不良反应,且有止血、抗炎等功效,配制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

王某,男,52岁。因软组织损伤及关节不利来院诊治。患者来院前患有尿频、尿急、尿痛20余年,先后到多家医院诊治。曾用呋喃坦啶、氟哌酸、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症状减轻或消失,停药后又复发,静脉滴注抗生素疗效甚微。嘱服云南白药,每日4次,每次2粒;五味麝香丸(麝香、诃子(去核)、黑草乌、木香、藏菖蒲),含化,每日1次,每次3丸。3日后,不但软组织及关节,,

症状明显好转,且自服用五味麝香丸与云南白药后(其他抗生素等药物已停用),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逐渐减轻。继续服用10余天后,上述症状消失。至今已有2年多没有复发75

3.梁某,女,41岁。半年前因尿频、尿急、尿痛来院就诊。尿液检查:尿色浑浊,显微镜下可查到脓细胞。来院前口服呋喃坦啶,未见好转。来院后予以云南白药,口服,每日4次,每次2粒;五味麝香丸,含化,每日1次,每次3丸。3日后症状好转,5日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按:尿道炎临床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长期频繁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不佳。中医学认为尿道炎是由湿热之邪侵袭下焦或湿热之邪由其他相关脏腑下注膀胱,气化不利,尿道排泄失常而致。若治疗不当,湿热滞留,久病入络,可导致气滞血瘀。云南白药具有化瘀、活血止痛的作用,五味麝香丸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两者联用起协同作用,对治疗湿热滞留、气滞血瘀的尿道炎有很好的治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