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加减治便血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便血是指大便带血或全血便,是小肠以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便血是指大便带血或全血便,是小肠以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常见于肛门、直肠、结肠及小肠疾病。也见于急性感染,血液及血管性疾病,如血栓形成,代谢紊乱,汞、磷、砷、毒蕈中毒等。临床症状除大便带血外,依病因不同而表现为发热、腹痛及全身其他部位出血。患者常有肛门疾病史及有毒物品接触史。肛门、直肠及结肠疾病所致血便,多为鲜血,量少,伴大量黏液或脓液。直肠癌时,血便中混有坏死组织。小肠疾病所致便血则量大,色暗红,呈番茄汁样,有腥臭味。其他系统疾病多为黑便。粪便镜检可见红细胞、脓细胞,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临床应用】

陶氏等70每次将云南白药2~4g用温开水120~150ml溶解后,加入肾上腺素1mg灌肠,治疗直肠炎、直肠息肉、直肠癌及不明原因便血计34例,结果痊愈2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

【病案举例】

付某,女,16岁,1995年5月13日因黑便2天伴晕厥1次而收入院。诊见:2天来解黑便3次(约600g)头晕乏力,面色苍黄,口微干,舌淡边有浅齿印,苔薄白,脉细。检查:血压12.78.0kPa,心率98次/分,呼吸18次/分。脸结膜淡白,皮肤无黄染,心肺(-),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10次/分。血分析示: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3.3×102/L,大便潜血阳性。西医诊断: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断:便血,证属脾不统血型。方用黄土汤加味。处方:赤石脂、瓦楞子各20g,阿胶(化)、黄芩、炮姜、生大黄、白术、炙甘草各10g,生地黄、白及粉各15g,制附子5g。每天1剂,水煎复渣,上、下午各服1次。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每次1g,每天3次。经治疗48h后,黑便消失,头晕乏力和口千明显减轻,面色转润。第3天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已停止;大便潜血试验于第5天转阴。继续服上药至第8天,大便潜血连续3次阴性。出院后以健胃愈疡片善后调理。

按:《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为通治血证之大纲。本案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肠内,随大便而下,故便色黑。方用黄土汤健脾温中、养血止血。其中阿胶、地黄养血止血;白及收敛止血;白术、附子温中健脾;炮姜温阳止血等。再配以云南白药、健胃愈疡片等治疗调理,则血止病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