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加减治梅核气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阻于喉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故名.其病因与七情不畅、气血痰郁有关,多发于女性.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病.

"梅核气"一名首见于宋代《南阳活人书》,有关病证记载最早却见于战国晚期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其曰"心脉大甚为喉营",即言喉间有物.汉代《金匮要略》描述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症状及治疗.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病案举例】

陈某某,男,48岁,干部.咽喉部梗塞感伴胸闷半年余,证状反复发作,尤以情绪不佳时明显,发作时诉胸闷,咽部梗塞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烦躁不安,胃脘部闷胀不适,口干不欲饮,大便溏稀,舌质偏红黄腻苔,脉濡数.证属湿热郁滞,气机不利,升降失常.予清利湿热,调畅气机为法,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处方:藿香、茵陈、石菖蒲、连翘、射干各10g,法半夏、川贝母、杏仁各8g,桔梗、薄荷各6g,六一散20g.药用5剂,咽部梗塞感明显减轻,黄腻之苔已转薄黄,继续守方去石菖蒲,加茯苓12g,沉香3g,苏梗10g,枇杷叶10g,再服6剂诸症悉除而愈.

按语:梅核气临床多责之气滞痰阻,选方亦多拟半夏厚朴汤之类.

本例患者虽也有气机郁之表现,但湿热壅滞中焦乃为其主要病机所在.

故用甘露消毒丹清利湿热,调畅气机.方中藿香、连翘、茵陈、射干等下,使气机升降复其常态,湿热浊邪自能分利,收效显着开上达清利湿热,桔梗之升、杏仁之宣、沉香之降、枇杷叶之利肺。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