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加减治麦粒肿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麦粒肿,是指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麦粒肿,是指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

麦粒肿分两种,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

1.外麦粒肿:睫毛的毛囊部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叫睑缘疖,俗称"针眼",卫生条件差、体质弱或屈光不正的人,易得此病.得病时,眼睑局部红肿、充血和触痛,近睑缘部位可触到硬结,有时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甚至有怕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脓排除后症状逐渐好转而痊愈.外麦粒肿化脓后如任其自破排脓,常因疤痕收缩而引起眼睑变形、外翻、上下睑裂闭合不全等后遗症,所以应引起注意.

2.内麦粒肿:又称睑板炎.内麦粒肿是睑板腺的急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一样,但因炎症在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疼痛较剧烈,炎症持续时间也长,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几天后,在眼皮里面长出脓头,排脓后即告痊愈,症状也会随之而消失.

麦粒肿中医学称为"针眼",又名"偷针"、"土疳"、"土疡".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外感风热或脾胃积热,邪毒结于胞睑,气血瘀滞,睑边红肿,继之腐溃成脓.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因为正不胜邪,故易发病.

【病案举例】

谭某某,女,28岁,工人,1992年1月26日初诊.双眼睑红肿微痛,眼分泌物增多两天,伴恶寒、发热、胸闷欲呕,口干口苦,腹痛便烂,舌边尖红、苔薄黄腻,脉弦濡.证属外感挟湿,热毒客于胞睑之证.治宜清热利湿,疏风解毒.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处方:绵茵陈、滑石各30g,藿香、白豆蔻(后下)、木通、黄芩、柴胡、川贝母各10g,连翘15g,薄荷(后下)6g,谷精草、木贼、赤芍各12g.2剂,水煎服.

28日复诊:全身症状消失,双眼红肿减轻,分泌物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腻.原方去滑石、木通,加防风、蝉蜕各10g,2剂后症消而愈.

按语:本例患者因外感风热之邪挟湿,湿热上攻于目,故出现双眼睑红肿微痛,眼分泌物增多;正邪交争,故出现恶寒发热;湿热阻塞气机,气机不畅,故出现胸闷欲呕;舌边尖红、苔薄黄腻,脉弦濡均为风湿热毒侵袭之征,故治宜清热利湿,疏风解毒,方选甘露消毒丹加减清热解毒,连翘、薄荷疏散风热,谷精草木贼祛风明目,药中病机,数剂而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