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汗出异常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半夏泻心汤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汗出异常

我们的身体分布着约300万个汗腺,汗腺分泌汗液,通过汗液的排出调节人体的温度,并排出部分代谢废物.汗出得太多或太少,或者有较浓臭味等异常都应引起警惕.但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出汗异常,中医都归为"汗证".

温度太高会出汗,精神紧张会出汗,吃了刺激性食物脸上冒汗都是正常的,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出现盗汗、自汗、臭汗等症状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极少出汗的也大有人在.中医学讲"血汗同源",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出汗异常说明人体津液代谢出了故障,是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

【病案举例】

李某,女,40岁,农民.1999年8月5日就诊.每天11~13点(午时)定时两腋下汗出如水流漓,过时自止,已1月余.伴有口苦口干,但不欲饮,脘腹痞满不适,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头昏体倦,小便微黄,大便不爽.查:精神萎靡,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淡白,苔黄白而腻,脉濡数乏力.证属脾胃气虚,湿热内蕴,阴阳不和.治拟益气健脾,清热除湿,平调阴阳,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芩、前胡各15g,人参10g,黄连9g,厚朴、云苓各15g,扁豆30g,枣仁30g,干姜、甘草各3g,2剂告愈.随访至今腋汗未再发

按:午时为阴阳交替之时,腋下乃阴阳经交互之处.《类证治裁·汗证》

谓:"腋汗,胁汗.须知从阴阳交互时及阴阳交互处发泄者,皆阴阳不和半表半里症".但本例非少阳半表半里,而是因脾胃气虚,湿浊内生,遏而化热,湿热内蕴,熏蒸肝胆,阴阳经不和所致.此即《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

所云:"两腋汗,久不愈者,此湿热流注也".据此,用半夏泻心汤辛甘以益气健脾,苦寒以清热除湿,寒热以调其阴阳,辛苦以复其开降,加厚朴、茯苓、扁豆健脾除湿,枣仁安神止汗,前胡宣通肺气,使气行则湿化,由是配方,方证合拍,故获速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