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养生之家导读:加味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配方、医案、经典案例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加味小半夏加茯苓汤

【药物组成】制半夏、泽泻、茯苓各30g,生姜25g

【随症加减】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菊花等;肝肾阴虚者加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等;肾阳不足者加仙灵脾、肉桂、怀牛膝等;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党参、当归、阿胶等;兼有淤血者加桃仁、红花、川芎、川牛膝等.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5剂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利湿化痰,平肝潜阳,补养气血.

【临床运用】治疗64例,8例治愈,显效41例,有效13

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8%.

患者,女,43岁.主诉:反复发作性眩晕5年,再次发作4天.5年来眩晕症状经常发作,平均2个月即发作1次,频发时几乎每周1次.每次发作时大多采用西药静滴能量合剂、甘露醇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就诊时自述眩晕、胸闷、心慌、恶心、纳呆,活动后诸症加剧,伴体倦无力,四肢懒动,动则汗出.3年前被确诊为颈椎病,无高血压、冠心病史.辨证属脾气虚弱,气血不足.治拟健脾助运,补益气血.处方:炙黄芪、制半夏、茯苓、泽泻、熟地黄、生薏苡仁各30g,白术、白芍各12g,当归15g,党参、川芎、桂枝各10g,生姜25g.每日1剂,水煎服.药服5剂后,眩晕症状即已缓解,精神体力明显好转,诸症减轻.守上方继服10剂,诸症皆除,随访3个月,眩晕未再复发.

【经验心得】不论何种证型的眩晕,其病机多携痰挟水煎湿.古人云:"无痰不作眩"即是此理.如肝中阴津亏虚,虚火上炽、灼伤阴液,即凝炼成痰,虚阳挟痰热上扰清窍而成眩晕;若气血亏虚,脾失健运,肺失肃降,水湿滞留,聚湿生痰,而成眩晕;又如饮食不节,湿痰之邪壅阻中焦,皆可导致清阳不升,头脑失于温煦而成眩晕;若肾中阴精不足,阳气失于依附濡养,而又使元气亏乏,脾肾虚弱,水津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易生痰湿之邪,以致阻遏气机而成眩晕.因此,治疗应在结合分型施治的基础上,皆于方中重用半夏、泽泻、茯苓、生姜诸药,以期达到利湿化痰、祛除病邪的作用.

【方剂出处】武子华加味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64例.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1):477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