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髓丹治小儿特发性性早熟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养生之家导读:封髓丹治小儿特发性性早熟配方、医案、经典案例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封髓丹治小儿特发性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10岁以前,过早出现青春期特征,即第二性征。性早熟可因引发原因不同,分为真性性早熟、假性、”

性早熟及不完全性性早熟三种。真性性早熟中的“特发性性早熟”是发病最普遍的一种,占女孩性早熟80%以上,占男孩性早熟40%左右,绝大多数在4~8岁出现,发育顺序与正常青春期发育相似,但提前并加速。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尚未查到相应记载。现在医家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本病的病变主要与肾、肝二脏及冲任二脉的功能失调有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肝常有余,肾常虚,在环境、饮食、药物的影响下,以及自身脏腑功能的异变,均可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阴不济阳,相火偏亢,则天癸早至,第二性征提早出现;肝主疏泄,肝气郁结,疏泄无权,气机升降失司,阻遏于乳房部位而出现肿胀;或肝经湿热内盛,熏蒸于上而见痤疮,湿热下注则出现带下。

郑师认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天癸受损,阳气受伤,阴邪上乘阳位,以致胸阳不振,乳房乳晕改变;阴气受损,邪扰冲任,迫血妄行,则阴下来血。辨证属先天不足、肾精亏虚、相火偏亢者,常用封髓丹加减治之而获良效。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刘某,女,9岁半,学生,河南平顶山人,2012年7月9日初诊。

主诉:发现乳房发育2年,月经来潮3个月。

现病史:患儿家长2年前发现患儿乳房发育,当地医院诊为“单纯乳房早发育”,家长未予重视,间断服用知柏地黄丸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半年前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3个月前出现月经初潮,骨龄12岁,某医院诊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家长拒绝西药治疗,服用大补阴丸治疗,半月前月经再次来潮,而求郑师治疗。诊见:乳房发育,经期月经量多、色暗红,阴道分泌物量多、质清稀,伴口舌生疮、面色潮红、乏力头晕、五心烦热、盗汗、夜梦纷纭,时有遗尿,小便清长,大便干。舌尖红,苔白而润,脉沉细数无力。体征:双乳发育Tanner分期Ⅳ期,阴毛 Tanner分期Ⅲ期。

诊断:月经先期。

西医诊断:性早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辨证:肾失封藏,相火偏旺。

:::治法:补肾固精,清泻相火。

方药:封髓丹加减。

处方:盐黄柏10g,砂仁6g,川黄连6g,肉桂1g,五倍子3g,仙鹤草6g,炒蒲黄6g,当归6g,益智仁6g,肉苁蓉6g

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12年7月17日):口疮消失,阴道分泌物减少,大便正常,未见遗尿,多梦减少,但乏力、头晕、盗汗不减。

处方:熟地黄10g,天门冬10g,太子参10g,盐黄柏6g,砂仁3g,黄连6g,肉桂1g,炙龟板10g,炒蒲黄6g,仙鹤草10g,当归6g14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12年8月2日):乏力、头晕、盗汗、五心烦热大减,未见月经来潮,舌淡红,苔少,脉细数。上方去炙龟板、太子参,加生白芍10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

14剂,日1剂,水煎服。

四诊(2012年8月18日):未见月经来潮,分泌物量、色基本正常,纳眠正常,停药观察。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郑师讲到,肾藏精,为封藏之本,寓元阴元阳,主生殖,在女子肾上通于脑,下连冲任二脉而系胞宫,与其生长、发育、衰老及生殖功能的调节有密切关系。正常女童“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小儿肾常虚,易出现肾失封藏,阴不制阳,虚阳上浮,相火妄动,冲任失调,通盛失时,天癸早萌,月经提前而至。若只知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滋阴降火,而不知纳气归肾、引火归原,则会加重水火不济,导致阴阳失衡、相火妄动。本例患儿西医诊为性早熟,辨证属肾失封藏、相火偏旺,治当补肾固精、清泻相火、交通心肾,故投封髓丹合交泰丸交通心肾而收佳效。

(郑攀、郑昕整理)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