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髓丹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中医多归入“口疮”范畴,认为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为主因。其病理机制为火热循经上炎,熏蒸口舌而发病中医治疗本病,多从虚火与实火两个角度辨治。郑师认为本病的病因多种,可分多种证型,其中虚火上炎证为常见的一种,常用封髓丹加减治疗,收效良好。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齐某,男,16岁,学生,河南省开封市人。2008年8月16日初诊。
主诉:反复口疮4年,加重1年。
现病史:反复口疮病史4年,近1年来症状加重,每月必发,常因疼痛影响饮食和学习,痛苦异常而求郑师诊治。诊见:口中溃疡布于两颊,牙龈、舌缘约5处,红肿灼痛,心烦急躁,大便干。舌质红,苔白,脉沉数。
诊断:口疮。
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辨证:阴虚火旺,虚火上炎。
治法:清泄郁热,引火归原。
方药:封髓丹加减。
处方:黄柏15g,砂仁10g,蝉蜕6g,僵蚕10g,片姜黄6g,大黄3g,炒苍术10g,五倍子6g,玄参15g,肉桂3g,甘草10g。
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2008年8月19日):药后口腔溃疡大半愈合,纳食渐增,大便通畅。守方再服4剂,诸症悉平。
2009年3月又发如前,仍用上方治疗而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郑师认为脾开窍于口,舌为心苗,“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口舌生疮总与心脾有关。本病多因风热外感,引动心脾两经内热;或过食辛辣厚味,致心脾蕴热,火热上炎,熏蒸口舌而成口疮。患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多为火邪内蕴,一触即发,时而上炎于口,郁闭之热无以外达,火郁当发,升降散升清降浊、宣郁散热,重在宣畅气机,有火郁发之之妙。本案反复发作,4年不愈,用封髓丹补土而伏火,合升降散清泄郁热,加玄参、肉桂引火归原而收全功。
(郑攀、陈世伟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