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方。《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六册(冲剂)、第十九册(胶囊剂)收载,为国家基本药物。
【药物配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麻黄、白术、附子、防风、生姜、甘草、地龙等。
【剂型规格】冲剂,每袋10克;胶囊,每粒装0.4克。
【功能】祛寒温经,除湿散风,清热凉血,通络止痛。
【作用与功效】痹证属寒热错杂者。对风寒湿痹邪初化热者极为合适。
【用法用量】口服,冲剂:每次1~2袋,每日2~3次,开水冲化服,小儿酌减或遵医嘱;胶囊剂,一次6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痹证在病程发展中,易出现化热之势,邪初化热,风寒湿邪末尽者,每每出现寒热错杂之证候。症见关节、肌肤肿痛,触之发热,但喜暖畏寒;或肌肤关节肿痛,触之不热,但自觉发热,舌苔或黄或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数,全身“热”象明显。故本方多用于风寒湿痹邪初化热的证候。治疗寒热错杂痹证422例,其中病程在2~3年以上者282例,总有效率达86.9%。
【药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麻黄含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和挥发油,桂枝主要含挥发油(桂皮醛和桂皮油等),生姜、防风也含挥发油。挥发油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通过发汗加速体温散失而引起解热作用;另外,麻黄的挥发油还有抗病毒作用,桂枝的乙醇浸出液、防风煎剂均能抗菌消炎,生姜中的姜辣素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及肠管蠕动,帮助消化。故麻黄、桂枝、生姜、防风能发汗解热,抗菌,抗病毒,是一组常用的治疗上感的药物。地龙亦有退热作用。白芍、甘草、知母煎剂对多种杆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同时也有祛痰、解痉、保护气管及支气管粘膜作用。附子主要含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有镇痛、强心等作用,并对动物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生产厂家】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制药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