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功用概要:
甘草: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本品味甘,生用偏凉,能清热解毒,可治咽喉肿痛,疮疡肿毒诸症。炙用性温,能益气补虚,可治中气不足,气虚血少。甘缓之性,又能缓急止痛,可治腹痛弯急。甘草与热药同用可缓其热,与寒药间用可缓其寒,能使补而不骤,使泻而不速,具有调和药性,解百药毒之功。故本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绿豆:消暑止渴,清热解毒。本品甘寒淡渗,能解渴利尿。所以用治暑热烦渴,有清凉解暑,除烦止渴之效。能清心胃之热而解毒,凡中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诸药及酒食诸毒,大量服之,均可解救,故为解毒良药。又治疮疡肿毒等外症,内服外敷均效。此外,古方用以消解痘毒,近来用以预防麻疹,亦取其清热解毒之功,绿豆皮寒肉平,其清热解毒之力以皮为胜,故当连皮应用。
一起配伍功效:
甘草昧甘,可入十二经,为脾胃之正药,既能清热解毒,益气补虚,又能调和药性,解百药毒。绿豆甘寒淡渗,能解渴利尿,清热解毒,亦为解毒良药。二药相须为用,解毒之功显著增强,有“解百毒”之功,既能解药、食之毒,还能解人体病痛之毒。
主治:
1.用于砒石、巴豆、附子、苍耳草等一切草木金石诸药中毒。
2.用于鱼蟹、豚、蛇等食物中毒。
3.用于一切痈肿疮毒,或防治痘疮,麻疹之流行感染。
4.用于暑热烦渴,温疟伤津及夏令炎热之际。
参考用量:
绿豆:30~120克,消暑止渴,可煮服;解毒急救宜生研冷开水绞汁服,或煎汤冷服。外用适量研未调敷患处。甘草:9~15克。
按语:
甘草、绿豆伍用,是临床上常用的解毒药对。尤其是甘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甘草含一种甘草甜素的皂球,易溶于水,对细菌毒素、药物、蛇毒以及体内代谢有毒产物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解毒时二药用量偏大,亦可配伍其他解毒之品,以增强疗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