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浮石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养生之家导读:金元时代有烧红醋淬数次(《儒门》),此法沿用至清代。明代有火煅红,醋淬,又煅红,又以醋淬黑色为度(《奇效》),炒(《医学》),煅、醋煮(《人门》),研,水飞法(《保元》)等。

【常用别名】海浮石(《从新》),海石(《丹溪》),浮石(《千金方》)。

【来源】本品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又名浮石)或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的干燥骨骼(又名石花)。

23.png

【产地与产地加工】浮石主产于广东、福建、山东、辽宁等地。石花主产于福建、浙江等地。多在夏秋二季采收,洗净,晒干。

【历史沿革】金元时代有烧红醋淬数次(《儒门》),此法沿用至清代。明代有火煅红,醋淬,又煅红,又以醋淬黑色为度(《奇效》),炒(《医学》),煅、醋煮(《人门》),研,水飞法(《保元》)等。这些方法也沿用至清代。清代尚有烧酒、樟脑升炼取粉(《辑要》)和煅存性、炒黑法(《增广》)等。现行有煅制法(《规范》)。

【炮制方法】净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规范》)。

切制浮石:洗净,晒干,用时打碎。石花:打成小块,漂洗,除去杂质,晒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捣碎或研细(《规范》)。

炮制煅制:取净浮海石,置适宜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捣碎(《规范》),

【成品性状】浮石呈不规则海绵样块状,大小不一。灰白色、灰黄色或淡褐色。表面粗糙,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细孔,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气微臭,味微咸。石花呈不规则珊瑚样或海绵样块状,略为扁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不一,灰白色或灰黄色,作叉状分枝,中部交织如网状、表面与断面均密具细孔,质硬而脆。气微腥,味咸。煅后多粉状,灰白色,质酥脆。

【性味与归经】咸,寒归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咳嗽,老痰积块,瘿瘤瘰疬,疮肿。

【用法与用量】9~15g

【处方应付】处方写浮海石、海浮石、浮石、石花付生浮海石,写煅浮海石、煅海浮、煅浮付煅浮海

【炮制作用】煅后体质变得疏松,易于碾碎,并能使其所含的钙盐变为氧化钙,收敛作用增强

【化学成分】浮石主含二氧化硅(SiO) , 石花主含碳酸钙(CaCO 3) 。

【贮藏与保管】装人容器内,置十燥处。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